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颜瑶 通讯员 邝薇 杨易文 张哲 邵阳报道
近日,在“非遗贺新春 赶个年味集”元宵非遗集市活动现场,一碗碗色泽鲜亮、香气四溢的油茶整齐排列,吸引了大批市民和游客前来品尝。城步苗族自治县文化馆副馆长易秀忠向记者介绍道:“从古至今,苗族就有用油茶接待宾客的传统习俗。”她表示,油茶口感独特、营养丰富,喝上一碗,暖心又暖胃。
活动现场,市民游客排队品尝苗族油茶。(申兴刚/摄)
城步苗族油茶,作为湖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历经千年岁月的积淀,凝结了苗族人民的智慧与情感,成为了城步地区不可或缺的文化符号。油茶不仅仅是一道地方特色的美食,更是传承着深厚的民族文化和礼仪,是苗族人民待客之道和情感交流的重要载体。
城步苗族油茶的历史可追溯至东汉末、三国初期,源于苗族先民为了预防瘴病而发明的峒茶饮用方法。自古以来,油茶便成为了苗族人民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历经岁月的洗礼,油茶的制作工艺不断改进、丰富,成就了如今的油茶风味。
城步苗族油茶的制作工艺复杂且讲究,主要食材包括阴米(硬米)、花生、黄豆、玉米、糍粑、豆角、苦笋、板栗、茶叶(城步峒茶)等。每一位制茶人根据不同的家庭和地区风味,挑选不同的食材,但主要包括主料、配料和茶汤三大部分。
首先将糯米浸泡后蒸熟,晒干或晾干,用石碓舂扁,即成阴米。接着,茶叶通过煮沸后捣制成饼,再晒干以供使用。油茶的最大亮点在于茶汤的制作:将茶饼加水煮沸,捞出茶叶后,捣烂并加入油、盐等调料,形成浓郁的茶汤。
炒制食材也是油茶的核心工序之一,阴米炒至金黄酥脆后,与黄豆、花生等一同用油炸脆,再配上糍粑、蕨粑等辅料,最终与热气腾腾的茶汤一同撒入碗中,撒上葱、胡椒粉等佐料,便成了一碗香浓美味的油茶。
一碗碗热气腾腾的油茶象征着苗族人民的团结友爱与热情好客。
在苗族人的生活中,油茶是社交和情感交流的重要纽带。每当有客人来访,主人首先奉上油茶,以此表达热情与尊敬。在城步的民间习俗中,油茶的喝法也极具讲究。敬茶时,主人会优先将茶杯递给年长或地位高的客人,体现出浓厚的尊重与礼仪。
此外,油茶的喝法也有着吉祥的寓意。“吃茶成双”的传统意味着好事成双、四季发财,而“一碗强盗两碗贼,三碗四碗才是客”的谚语则更凸显了油茶作为待客之道的重要性。无论是在节庆中享受一杯温暖的油茶,还是在与亲朋好友共饮的时刻,它都深刻体现了苗族人民热情好客、团结和睦的精神。
城步苗族油茶,作为苗族文化的瑰宝,它不仅仅是一道美味的饮品,更是一种象征着团结、热情和祝福的文化符号。它承载着苗族人民对自然的敬畏,对家庭的温暖,以及对传统的坚持。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推进和传播,城步油茶必将在更多人的心中留下浓厚的印象,成为连接不同文化、传递情感和友谊的桥梁。
来源:红网
作者:颜瑶 邝薇 杨易文 张哲
编辑:戴瑾昕
本文为邵阳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