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新闻2月14日讯(通讯员 秦帅彬)在绿水青山的城步苗族自治县,河长制工作犹如一股强劲的绿色动力,持续推动着县域内河湖环境的保护与改善。2024年,城步苗族自治县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全面深化河长制工作,交出了一份亮眼的年度答卷。
白云湖景区。
夯实基础,构建坚实管护体系
城步苗族自治县高度重视河长制工作,从组织架构搭建到责任落实,均展现出高站位与强执行力。实行县乡村三级 “河长+ 警长+ 检察长” 组织体系,共设置县乡村三级河长284人,县乡村人大代表及政协委员77个,县乡村三级河道警长188人、县级检察长4人,这样的人员配置为河湖管护筑牢了人力基础。在履职尽责方面,各级河长积极行动,县、乡级河长严格巡河,解决河湖问题50余个,并通过召开各类会议分析研判形势、部署重点工作,有力推动河长制湖长制工作全面快速推进。同时,启动水普外56条河流的河道管理范围划界工作,落实 “一河一牌”“一河一档(策)”,设置公示牌229块,13条县级管理河流均编制了 “一河一策”,河库管理更加规范化、精细化。此外,强化督促检查,2024年累计交办提醒、整改、销号涉河涉水问题50余件,确保各项决策部署落到实处。
强化宣传,营造浓厚护水氛围
宣传引导在城步苗族自治县河长制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多维度的宣传举措构建起水域管护 “舆论网”。一方面,通过在省市级媒体发表推送各类宣传报道17篇,开展 “六进”“河长制院落座谈会” 等宣传活动90余次,安装宣传栏26处,印发宣传手册22000本,有效提升了河长制工作的社会知晓度。另一方面,建设 “一乡一亮点” 乡镇级 “样板河” 河流(段)12条,“一县一示范” 样板河1条,以示范典型带动水环境质量提升。民间宣护联动也十分紧密,各村(社区)制定村规民约,治安巡逻同步护水,加大 “长江十年禁渔” 宣传,制止河道 “四乱” 行为。尤为值得一提的是,城步苗族自治县通过立法宣传驱动,历经 2 年时间制定并实施《城步苗族自治县巫水保护条例》,为巫水管理保护提供了法治遵循,标志着当地依法保护河湖生态环境迈上新台阶。
重点工作推进,筑牢水域保护屏
城步苗族自治县在2024年狠抓重点工作,一系列项目与行动为水域管理筑牢了 “保护屏”。在打造美丽河湖方面,投入资金50余万元,推进12条乡镇 “一乡一亮点”、1条“一县一示范” 样板河建设工作,让美丽河湖成为城步的生态名片。除险加固病险水库也取得显著成效,投入资金280万元,快速推进金紫乡冰头冲、金紫乡林家冲增发国债项目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作,现已完成,提升了水库安全运行能力。复核整改问题图斑工作扎实推进,水利部推送疑似问题图斑82处,省厅推送疑似问题图斑10处,至11月27日止,已全部完成销号工作,展现了高效的工作执行力。此外,还建设雨水情测报和大坝安全监测设施、精准开展河湖健康评价工作、严实整治入河排污口、启动水普外河流河湖划界工作等,全方位守护河湖健康。同时,打造河长制亮点宣传阵地,投入资金20余万元,打造丹口镇界背水桃林段等5处河长制宣传活动中心,夯实乡镇河长制宣传基础。
工作亮点凸显,引领护水新风尚
2024年,城步苗族自治县河长制工作亮点纷呈。一是加强立法保护,《城步苗族自治县巫水保护条例》的正式实施,为巫水生态环境保护提供了坚实法治保障,成为当地打好碧水保卫战的有力 “武器”,这一创举也受到了广泛关注与好评。二是打造 “美丽河湖集中宣传圈”,投入资金60万元,打造界背水桃林段等多处 “美丽河湖亮点集中宣传圈”,通过设置宣传栏、开展专项行动、张贴悬挂横幅标语、设置大型宣传牌等多种方式,增强了人民群众爱护河流、保护河流的意识,营造了浓厚的河长制工作宣传氛围,引领了护水新风尚。
下一步,城步苗族自治县将继续完善河湖管理和河长制湖长制工作体系,突出抓好基层基础性工作,以推动河库长制 “有序”“有效” 为主线,持续加大河库管护和治理力度,推进河库面貌根本好转,加快构建美丽河库、健康河库,让每条河流都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具体包括进一步夯实河道管护基础、强化河道管护措施、推进幸福样板河建设、推进河道 “清四乱” 常态化规范化以及强化宣传发动等多方面工作,持续发力,久久为功,推动河长制工作不断走向深入,为守护城步的绿水青山、建设生态宜居家园而不懈努力。
城步苗族自治县在2024年河长制工作中展现出的担当与作为,为其他地区提供了宝贵经验与借鉴,其未来在河长制引领下的生态发展之路,更值得期待。
来源:红网
作者:刘峙坚 秦帅彬
编辑:戴瑾昕
本文为邵阳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