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新闻7月30日讯(通讯员 曾彦嘉)“河道清了,积分有了,油盐酱醋全有了着落!”7月28日清晨,邵阳县谷洲镇廖乔村村民刘彩云扬着刚从村“积分兑换超市”换回的两桶食用油,笑容绽开满脸皱纹。在她身后,同样喜笑颜开的村民们手持一张张“积分卡”,在琳琅满目的货架前挑选心仪的生活用品。这个依托本土超市设立的“小窗口”,正成为激活廖乔村基层治理“一池春水”的“新引擎”。
村民在“积分兑换超市”换取生活用品。
党建引领,“小积分”激发新动力
作为谷洲镇推行村级事务积分制管理的首批试点村,廖乔村在镇党委“积分唤醒动力、共治改变生活”理念指导下,迅速行动。7月3日村党总支牵头,精心制定《积分管理办法》,设立涵盖社会治安、公益美德、乡村建设等6大类17项的正面加分清单和4项减分8项清零的负面约束清单。“过去喊破嗓子,群众动动身子;现在有了这本‘账’,家家琢磨往里‘存分’!”掂着厚实清晰的积分台账,村党总支书记颜家俊眼中充满期待。他介绍,积分制以户为单位,通过“申报-初审-终审-发卡-公示-兑换”六步流程,确保公平公正、阳光运行,核心目标就是凝聚党群合力,提升村民参与感、获得感、幸福感。
创新模式,“双轨制”破解老难题
如何让积分真正“活”起来、“实”起来?廖乔村创新推出“村委管分、超市管物”的双轨运行机制,破解了以往外村推行中“干部既当裁判员又当保管员,采购物资愁白头”的困境。该村选择位于村民聚集区、物资丰富的本土“进步超市”作为合作点,超市内食品、日用品、烟酒、文具等商品种类齐全。村委牢牢把握积分审核认定权与最终结算权,超市则提供场地、负责日常兑换管理,村民凭 “积分卡”按“1积分=1元钱”的标准随时兑换所需物品。每月底,超市老板依据积分卡和登记台账与村委统一结算,资金来源于驻村工作队、村集体经济及社会捐赠。“这模式既减轻了村干部负担,保证了商品质量和供应,又极大方便了群众就近兑换,一举多得。”负责超市日常管理的村妇女主任颜小梅笑着说。
成效初显,“微改变”汇聚大能量
积分制运行虽不足一月,其撬动的“治理能量”已清晰可见。村民颜卫民积极主动参与禁毒反电诈宣传工作3次,人居环境卫生整治工作2次,积分卡跃进50分,在超市换回一桶油的他笑容朴实:“跑跑腿,干点活,没想到村里真给‘记上账’了!这分啊,攒得心里亮堂!”因露天焚烧被扣分的王婶,在积分公示后很快加入了清扫村道的队伍,“名字贴在村口,脸上烧得慌!这试点刚开始,大家眼睛都看着呢,谁好意思开头就落后?”
村民们做“义务清洁工”。
积分制如一枚金钥匙,打开了村民心中的责任之锁。环境整治多了“义务清洁工”,纠纷调解有了“乡贤和事佬”,政策宣传活跃着“青年喇叭队”。截至目前,已有24户村民参与积分兑换,兑换物品总价值2550元;村级环境卫生投诉量下降15.6%;村民代表会议出席率大幅提升至92.4%。
“小超市”承载“大梦想”,振兴路上再添薪火
“积分超市货架上的物品有价,但村民参与治理的热情、共建家园的荣誉感无价。”谷洲镇党委书记朱勇飞表示,廖乔村的试点探索,是全镇深化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创新基层治理的关键一步。下一步,谷洲镇将总结提炼廖乔经验,进一步完善积分体系,拓展结果应用,在全镇各村、社区全面推行积分制管理,让“小积分”真正成为培育文明乡风、提升治理效能、助力乡村振兴的“大抓手”。
来源:红网邵阳站
作者:曾彦嘉
编辑:曾珍
本文为邵阳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