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新闻6月20日讯(记者 唐真 实习生 舒湘 通讯员 钟美艳)“看!村里的这条路,有名字了!路牌和地标也都建起来了,看到家乡有了这种变化,家乡的收入可以增长,乡亲们即使在家也可以很好的发展。”城步苗族自治县儒林镇返乡的大学生小张谈及家乡的变化时高兴地说。
地名作为一方水土、一片地域的“名片”,不仅是生产生活的基础信息,也是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在儒林镇罗家水村,由于前期的村路无名问题,许多游客只能到达村门口水泥路附近,无法准确抵达目的地。这不仅给游客带来了困扰,也制约了当地乡村产业的发展。该县民政局通过系统梳理乡村道路命名设标现状及问题,将儒林镇范围内“有地无名”“有名无标”或地名标志损毁等情况梳理成表,并绘制七份乡村影像全貌图,经过现场勘察摸排、综合征求意见等形式,最终制作安装地名标志牌315块,包括310块乡村道路牌、2块村牌、3块水库牌。
坚持高位推动 让无名变有名
“好路名就是和美乡村新名片,这项工作一定要坚持高位推动。”民政局负责人说。
自去年以来,市民政局将“乡村著名行动”列入年度重点工作,并及时组织召开全市“乡村著名行动”推进暨培训会议,全面提升业务能力。全市各级民政部门抢抓机遇、主动作为,推动“乡村著名行动”积极服务和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组织开展全市乡村地名命名、更名工作,推进对自然村、道路街巷、公共服务设施、旅游景点等命名设标现状进行无缝隙、无遗漏摸排,开展“有地无名”“有名无标”和不规范地名自查梳理工作,同时将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数据与高德、百度地图软件进行信息比对,确定拟新增、报错地名命名需求清单,邀请社会各界人士根据需求清单积极参与乡村道路命名工作,按照道路名称征集、村内评议、征求社会各界意见建议,由乡镇(街道)人民政府审核并报县市区人民政府审批,确保道路名称符合当地实际,符合风俗习惯,好记易找。截至目前,全市已命名乡村地名382个。
地名精准指向,让有名变扬名
“俺们镇可是要出名嘞,在手机上都可以搜到俺家的地嘞。”隆回县西洋江镇王大爷笑盈盈地说道。
今年以来,邵阳市有序有力有效推进“乡村著名行动”,深化地名服务,助力乡村振兴,选取隆回县西洋江镇为市级试点乡镇,重点围绕规范乡村地名命名管理、推动乡村地名标志设置,开展乡村地名采集上图,加强乡村地名文化保护等内容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工作经验,建立了完整的乡村道路数据体系,涵盖了西洋江镇所有乡村道路的基本信息和动态数据,织密了乡村地名网络,解决了导航时不再出现无名路的问题,强化了乡村地名数据的管理和应用。
“乡村著名确实是个很好的措施,我前年刚到这边送快递,不熟悉路,听不懂地方话,很多地方都找不到,现在在手机上就能直接导航到要去的地方,简直太方便了。”快递员小刘说。
“目前,我们积极引导群众利用‘乡村著名行动’采集小程序开展自主采集,推动一大批农家乐、种植养殖基地、农业合作社、快递物流点等惠农助农兴趣点等上图更新,真正做到乡村地名设标无死角、助农导航无盲区,为群众提供便利服务。”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将指导以乡村地名信息采集“上图”为牵引,促进乡村地名命名管理和地名信息深化应用,赋能乡村地区产业发展。
目前,已完成隆回县西洋江镇和18个建制村试点建设,命名村(居)道路278条,安装村名牌18块,路牌762块,门牌1157块,水库名牌15块。
发掘地名特色,让扬名变著名
“我们村里穷,年轻人都往城市跑,但是如今不一样了,我们村成了旅游名村,带动了我们村的经济,我们生活变好了,也有更多年轻人愿意留下来。”城步苗族自治县桃林村的村民王大爷说。
近年来,城步苗族自治县打造“千年苗寨,十里桃林”乡村旅游品牌,推动桃林村从一个贫穷小山村蝶变为年综合旅游收入达800多万元的旅游名村,如今桃林村集体经济年收入达60万元,村民人均年纯收入2.5万元以上。
突出地名的地理标识作用,通过地理标志性农产品的认证,推动乡村地名与农产品、手工艺品等特色产业联结,着力开发了隆回县“滩头木版年画”“花瑶挑花”及洞口县“高沙瓦罐”等一系列乡村地名特色文创产品,深度发掘了“罗溪熬茶”“关峡竹笼米粉肉”“东山花猪”“佘田桥豆沙粑粑”等一批乡村地名特色农产品,助力农产品更有鲜明地名特色与文化内涵,有力提升了乡村产业的品牌价值和品牌效应,实现“一村一品一特色”,为乡村经济赋能。
“乡村著名行动”开展以来,各地共采集录入中国·国家地名信息库17.14万条地名,引导群众采集“上图”农家乐、采摘园等23.8万条,有力促进了乡村地区出行导航、快递进村、山货进城,带动农民群众增收致富。
下一阶段,邵阳市民政局将积极调动汇集各方力量,加快推进“乡村著名行动”各项工作,全面提升邵阳市乡村地名建设水平,助力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邵阳贡献力量。
来源:红网
作者:唐真 舒湘 钟美艳
编辑:戴瑾昕
本文为邵阳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