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7月29日讯(通讯员 刘璐)“在这里我非常感谢救我孩子的医护人员,是你们挽救了我的孩子,我的家庭。”近日,6岁落水儿童的母亲岳女士,对邵阳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的医护人员说。
7月21日18时,岳女士带着双胞胎儿子在某小区游泳馆游泳,岳女士购买游泳设施返回时,发现自己的孩子已经落入水中,顾不得多想,便循声冲了过去,一头扎进水里,在路人的帮助下,将双胞胎哥哥救了上来,可是转头几次都未找到双胞胎弟弟的身影,同在游泳馆的路人喊到:“水下面还有一个”。虽然在场的救生员把沉入水底部的双胞胎弟弟救了上来,但由于在水下过久,双胞胎弟弟已全身紫绀,无意识,心跳呼吸停止,幸运的是,现场正好有一位医务人员带着小孩在玩,发现这一状况,这位医务人员立即对双胞胎弟弟予以心肺复苏,同时拨打120电话,邵阳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急诊科接到电话后立即出诊。
“当时那个男孩面色苍白、浑身冰凉,嘴唇和黏膜都没有了血色,气息微弱、意识不清、情况也非常不稳定。”急诊科主任回想起当时的情形,记忆犹新。“当时我就想着,不管多难,我一定要救活他,我希望所有来我院治疗的患者,都能平安出院,救死扶伤就是我作为医生的职责。”通过诊断,此时双胞胎弟弟缺氧严重、躁动不安,血气分析氧分压很低,伴发热,呼吸急促,心率增快,高达190次/分,生命仍危在旦夕。急诊科抢救病房里,医护人员经过全力抢救后,于凌晨两点,患儿血液含氧量恢复正常,脱离生命危险,现神志清楚,精神良好,呼吸心率恢复正常。
当下正值盛夏,游泳是避暑锻炼的最好运动。邵阳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提醒大家:儿童在泳池玩水,家长一定要在旁盯着,几分钟的疏忽可能会导致一辈子的遗憾和痛苦;泳池救生员要加强急救技能的培训和考核,在工作岗位上时刻不能放松,一旦有突发情况能进行及时有效的救治;加强泳池等公众场所急救器械的配备很重要,比如面罩气囊,氧气袋等,最好能配备除颤仪;加强青少年防溺水安全教育,推广全民急救技能培训势在必行。
溺水缺氧会对心、肺、脑等多个器官造成损害。淹溺急救的基础生命支持应遵循A-B-C-D顺序,即开放气道、人工通气、胸外按压、早期除颤,上岸后立即清理患者口鼻的泥沙和水草,用常规手法开放气道。不应为患者实施各种方法的控水措施,包括倒置躯体或海姆立克氏手法。开放气道后应尽快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按压。抢救成功后也需及时就医,防止后期损害对身体造成不可逆伤害。同时也呼吁大家更多的了解急救知识,遇见常见的几种情况。
来源:红网
作者:刘璐
编辑:贾星
本文为邵阳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