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邵阳学子三下乡:探秘美丽乡村示范村,助力建设乡村振兴梦

红网时刻7月28日讯(通讯员 吴思雨 谌梓怡)为响应乡村振兴的号召,探索新洲村成为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的秘诀,为未来的乡村振兴之路提供经验支持,7月25日,邵阳学院“学党史,践初心”爱心义诊服务团来到邵阳市双清区渡头桥镇新洲村村委会展开了一系列的社会暑期实践调研活动。

完善基础建设,实现零贫困户

QQ图片20210728144652.gif

志愿者抵达新洲村准备采访。

志愿者前往村委会采访了刘主任。当提及村庄的巨大变化时,刘主任表示,当时自己领导村里党员干部响应国家脱贫攻坚的政策,着力推行“单位帮村、干部包户、社会参与、政府托底”精准扶贫机制,整合各类扶贫资金,推动扶贫攻坚工作。大力推动产业帮扶,全村产业是以大棚蔬菜种植和水稻种植为主,因地制宜引导外来企业到村发展投资,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模式,以蔬菜产业与扶贫工作深度融合,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为村民提供大量就业机会。

一栋栋位置偏僻的危房变成了洋气的两层楼房,甚至是小别墅,孩子们的读书有了保障,据了解,村里留守儿童仅剩8人。党员干部带头筹资进行村里道路建设、环境卫生建设,引导村民爱护环境,进行垃圾分类。时至今日,新洲村的基础设施日趋完善,人们的幸福感逐渐提升,环保意识也愈加强烈。

发展大棚蔬菜种植,推进乡村振兴

在政府的支持下,龙头企业发挥带头作用,在新洲村先后建立了雪峰农民专业合作社、建利农业和亿品农业有限公司等农业产业龙头企业,采取公司收购、提供土地、技术、资金,农民出力、售卖共分红的模式。不少村民因种植大棚蔬菜而发家致富,其中以姚珍雄最为典型,在2010年,收入就达20万元。在刘主任的带领下,志愿者们采访了姚珍雄,在采访中姚珍雄说道:“我们大棚蔬菜基地主要以种植反季节蔬菜为主,就是要比其他普通农户先一步在市场上销售才会销得快、买得好。其中茄子和辣椒是我们这儿基地的特色,上市就能一销而空。”

QQ图片20210728145011.gif

志愿者们参观大棚蔬菜。

新洲村的大棚蔬菜种植虽发展趋势较好但也面临诸多困难需要克服。村委会通过投资等形式带领大棚蔬菜种植龙头企业克服了设备老化、洪涝灾害等不利因素的影响,因地制宜精准施策,取得了蔬菜年产值近3000万元的可喜成效,通过采取修建水利的有利措施,妥善解决了此前洪涝灾害导致工厂入不敷出、看天吃饭的问题。相信有了这群优秀党员干部为村庄建设出谋划策,新洲村定能前途光明奔小康。

新习代旧俗,建设文明乡风

以前红白喜事大操大办盲目攀比、奢侈浪费,各种事由的人情送礼、天价彩礼,农民负担加重的陋习也在村委会广泛宣传《关于提倡文明节俭制止农村婚丧事大操大办的倡议书》等政策下移风易俗,旧貌换新颜。现在通过执行乡规民约,提倡节约意识,不放烟花,不叫乐队,全民参与,听从安排,并建立完善了红白喜事理事会运行保障机制。村民们能够逐渐养成节俭办喜事的风气,既避免了人情账目的重负,又能够和睦乡邻,创造新农村的礼义新风尚。

来源:红网邵阳站

作者:吴思雨 谌梓怡

编辑:曾珍

本文为邵阳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sy.rednet.cn/content/2021/07/28/9715785.html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重要新闻
  • 专题
  • 公告
  • 湖南
  • 区县
  • 社会
  • 要闻
  • 政务
  • 企业
  • 房产
  • 旅游
  • 汽车
  • 文化
  • 经济
  • 消费
  • 健康
  • 教育
  • 图片
  • 视听
  • 综合
  • 问政
  • 论坛
  • 呼声
  • 乡镇新闻
  • 精彩视频
  • 新闻H5
  • 滚动新闻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邵阳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