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绥宁县杨文平:青春浇铸师魂 情倾三尺讲台

????_20190911151224.jpg

杨文平(中)和同学们在一起学习。

红网时刻9月11日讯(通讯员 向云峰 刘登科)在三尺讲台上兢兢业业,坚守三十二载,用真情与爱心浇灌着一棵棵幼苗茁壮的成长,为了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青春和力量,她就是绥宁县长铺镇第二小学杨文平老师。

乐学善教 为有源头活水来

“积学以储宝,酌理以富才。”1993年8月,杨文平老师调入长铺镇二小任教,长期从事高年级语文教学。为了更好地胜任自己的工作,多年来,杨文平遨游在教育的海洋中,如饥似渴,认真雕琢自我。为了充实自我,她利用业余时光,边教学,边进修,多次参加信息技术培训、远程网络研修。

她深知,教师要想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必须有一潭鲜活的水。凭着一股韧劲儿,她向书本学习,向名家学习,向身边的老教师学习。就这样,广博的知识、坚实的基本功,为她的成长插上了腾飞的翅膀。她乐于承担教研任务,撰写的引领素质教育优秀教学事迹分别在《人民日报》、《湖南教育》、《邵阳日报》报道,申报的课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审美构建》经县教研室批准立项。她撰写的《浅谈小学作文教学难点及其应对方法》、《快乐习作,让思维和语言共舞》、《浅谈如何激发小学生写作兴趣》等文章分别发表在国家级、省级教育教学类刊物《散文百家》、《新课程》、《语文课内外》。

潜心打磨 课堂教学风格显

参加工作以来,杨文平老师始终奋战在教学第一线,任教高年级语文并兼任教研组长。经过多年的课堂教学的实践、研究、探索和积累,她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教学风格。

“灌输式”课程变革“开放型”灵动课堂。为此,她实施创新教育,打破传统教学所形成的“以书本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的封闭状态,实行开放性教学,使学生主动和谐、生动活泼地发展。课堂上,她总是操着一口流利的普通话,结合网络多媒体等教学手段,引领着孩子们在知识的海洋中自由地翱翔,让原本枯燥的课堂变得色彩斑斓。如教授《晏子使楚》一文时,她针对教材中楚王给晏子赔不是的环节进行了情境创造,通过一系列生动形象的动作、语言、神态将学生带入具体情境之中,激发学生的表达欲,让学生尽情地看、说、评、演、玩,总有不说不畅快的感觉,创新思维也一次次被激活。

她把每一节课都当成公开课来上,课前用心备教材、备学生,精心设计教案,力求每一节课都让学生“百听不厌”,让课堂生动有趣,充满活力。她撰写的教学心得《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改进习作教学策略的尝试》获省一等奖,《关注儿童作文的个性表达》、《让语文课诗意起来》、《让口语交际神采飞扬》等获县一等奖。

大爱无疆 愿得满园尽芳菲

32年来,杨文平老师一直担任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她注重以人为本,精心雕琢孩子的心灵,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创建了一个个“先进班集体”“双文明班级”,为高一级学校输送了一批又一批品学兼优、全面发展的小学毕业生。

杨老师对学生的爱,已经远远超越了师生情,她更像孩子的朋友、妈妈。2018上期毕业的李斌斌同学是一名农村孩子,母亲患严重的精神病,生活不能自理,父亲不知去向。李斌斌同学跟年迈的外公外婆和患病的妈妈一起生活,家庭相当困难。刚上五年级时,他不愿与同学交流,学习没有信心。杨文平了解情况后,及时与学校联系,两次为他争取到帮困金,多次掏钱为他购买课外书和学习用品,并经常与他谈心,鼓励他:“勇敢点!不要怕,天塌下来,老师替你顶着!”李斌斌同学逐渐变得开朗起来,学习也努力了,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实验中学。他的外公外婆特意赶到学校道谢:“我的孙子碰到了天底下最好的老师。”邓卓涛同学的父母离异,跟80多岁的爷爷奶奶一起生活。六年二期开学不久,他意外受伤,造成脚骨折。住院期间,杨文平带领班上同学到医院探望,出院后又主动到家里给他补课,使他顺利地考上了实验中学。

“它山之石,能够攻玉。”30多年来,杨老师用辛勤的汗水浇出了一园桃李芬芳。她多次被评为县“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学校“先进工作者”,2004年聘为学校首届“名师”,17次被评为学校“优秀班主任”。

来源:红网邵阳站

作者:向云峰 刘登科

编辑:戴瑾昕

本文为邵阳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sy.rednet.cn/content/2019/09/11/5969757.html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重要新闻
  • 专题
  • 公告
  • 湖南
  • 区县
  • 社会
  • 要闻
  • 政务
  • 企业
  • 房产
  • 旅游
  • 汽车
  • 文化
  • 经济
  • 消费
  • 健康
  • 教育
  • 图片
  • 视听
  • 综合
  • 问政
  • 论坛
  • 呼声
  • 乡镇新闻
  • 精彩视频
  • 新闻H5
  • 滚动新闻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邵阳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