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营古城遗址西至东鸟瞰图。 肖清摄
丹口苗文石刻。 肖清摄
南线红军长征路局部。 肖清摄
红网时刻3月7日讯(通讯员 阳望春 肖清)3月7日,城步苗族自治县文物管理局透露,在湖南省人民政府近日公布的第十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名单中,该县长安营古城遗址、丹口苗文石刻群、南山红军长征路遗迹入选。至此,该县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由原来的5处增加至8处。
长安营古城遗址位于该县长安营镇长安营村,地处湘桂交界的八十里大南山中部山腰上。长安营古城建于清乾隆八年(1743年),宣统二年(公元1910年)裁撤,使用时间168年,南北长450米、东西宽280米,面积约12万平方米,城墙全长1460余米。有东、南、西三个城门,每面城墙上均有炮台。目前保存完整的有理瑶同知署、香云庵和福寿桥等建筑及虎踞石刻、关帝庙和马王庙等遗存。长安营古城遗址是清王朝对边疆少数民族统治策略和实施的历史见证,也是边疆少数民族融入中华民族大家庭历史过程研究非常重要的实物资料,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和学术价值。
丹口苗文石刻群位于该县丹口镇仙鹅村,发现于2011年,2012年被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经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考古调勘成果显示,现阶段发现的苗文石刻、苗文相关的文字或图符石刻和其他图形石刻,以及各类建筑基址等遗存点多达92处,其中文字类石刻20余处。大体包括古体苗文、近体苗文、变异体苗文和图形符号等四种类型。这些苗文的年代主要为明清时期,其中古体苗文的年代下限为清乾隆时期,近体苗文、变异体苗文和图形符号的年代下限或可晚至清代末年。丹口苗文石刻群是目前全国唯一集中发现的性质最明、年代最早、类型最多的古代苗文石刻,对研究苗族社会历史和文化面貌的发展变化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丹口苗文石刻群与雍乾苗民起义密切相关,其主体年代当为明清时期,以清代为主,上限或可至宋代。
南山红军长征路遗迹位于城步南山风景名胜区,有南、北两条路,分别发现于黑山岭和大竹山。两条旧路上均见青石块铺成的台阶,北线途中有一名为“红军岩”的大石块,当地村民传言红军路过时曾在上面张贴有“红军万岁”标语。通过现场调查和研究,两条旧道路遗迹系当年红九军团经过南山时行军路线的一段。它是中国工农红军两万五千里长征路线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见证红军长征史事和长征精神的重要史迹,具有非常重要的纪念意义。
来源:红网邵阳站
编辑:李金娟
本文为邵阳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