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巧云老师41岁照
银巧云老师90岁照
准确地说,湖南省隆回县群贤学校银巧云老师,是我妹妹徐石凤的启蒙老师。
这些年,常听妹妹说起银老师如何如何……。妹妹说,那时,她才7岁,我们住在永胜河街(又名坳街上,即现在的松坡街),她独自去就近的群贤小学(当时改名为:东风小学)报名上学,走到学校,只见人群熙攘,竟慌了,不知要到何处,要找何人?
正在束手无策时,有位短袖白衣黑裙的老师走过,俯身拉着她的小手,细语柔声地问她有何事,要帮忙吗?妹妹支吾地说了。老师笑了,说,来,就找我,编到我班吧。
就这样,妹妹就顺利地进入了隆回县群贤学校。
就这样,妹妹就幸运地成了银巧云老师授课四载的学生。
就这样,妹妹的脑海中就永远地定格了女性老师的标准形象:和蔼、亲切、柔声细气,极有耐心,白短袖衬衣黑色百折裙和齐耳的短头发……
而在当时,稚童的心目中的老师们的标配记忆也就如此。
银老师慷慨施教,倾其全部爱心奉献给莘莘学子。她的敬业、浸润影响了像我妹这样一拨人,以致现在年逾五旬的她,还时常念叨,还保持联系。
我讶异,妹妹的第一天上学,怎么会独自一人去呢?莫不是记忆有误?妹妹坚定地说,哥呀,那时父母都很忙,你也要上学,我就自告奋勇,攥着户口本去报名了呀,我没记错,幸亏碰到了好老师。
是的,银老师是位好老师。她本系邵阳县人,却将此生贡献给了隆回。银老师人生路上走得艰难坎坷,一个接一个的政治运动,弄得人世间鸡飞狗跳,诸如银老师者,躲避不了也躲不得,违心卷入又恐击溃自己的道德底线,常显惊恐无奈之态。据她在长沙蛰居的弟弟银小哲(那也是一个人物,人称“长沙奇人”)告诉我,她母亲生育16胎,世间只存一姐(在娄底)一弟(即银小哲,在长沙),原本是邵阳县当地望族,家境殷实,生活无忧。后来,家道急速中落,逼得豆蔻年华的她,在资江公学培训后,需要快速的参加工作,取得收入,养家糊口。她带来年幼顽皮的弟弟,随身就读。一晃竟数十年,直至终老、退休,直到如今耄耋,90岁寿诞。
某个程度上说,她将青春尽情燃放在隆回,不独只为稻梁谋,在她内心,逐渐深深地依恋着共和国的这块湘西南热土,不舍隆回的学童。据她的儿子唐乐群介绍,母亲此辈心系隆回。几乎忘却了胞衣之地故乡。她没有张嘴要求调回原籍,没有挪动过教学岗位。大半生涯就在群贤度过。
哦,哦,群贤有幸,容留了这位爱洒群贤的不凡女性。而今,这位慈祥、善良,只知教学育人的老园丁,不知为群贤培育了多少人中豪杰…..
据史料记载,1912年,西学东渐,风正盛,有远见的苏抱樵老先生聚合桃花坪清真寺穆斯林乡贤,以寺产收入及捐资筹办学校,期望国民子弟能受教育,开启民智,造福乡梓,遂命名,谓之“群贤学校”。虽因文革曾改名为东风小学,但又恢复“群贤”正名至今,一批批学生,何止十、百、千、万?而园丁,银老师们辛勤浇灌,谁敢说,群贤学生中,没有接受过当时银老师谆谆教诲?
在深圳,有位颇有成就的商界精英,感慨地说,在隆回县城,银巧云老师,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她是隆回群贤学校闪亮的品牌,夸张地说,银老师即群贤,群贤即银老师。
如今,年迈的银老师,已届九十,当年风姿绰约的美丽女老师,被生活磨砺、岁月蚀刻,已为步履蹒跚的耄耋老人。听乐群兄说,老妈闲不下来,退休后带领家人开办了“向阳幼儿园”,进行幼童期素质教育,品牌的影响,正在日渐繁华的县城弥漫扩散。
今年8月的一天,正是湘地三伏,酷暑难奈。我特地去府上探望老人。事先电话中已约好。银老师早早地倚在门边等候。张望到我们来后,显得很高兴。拉着我手,迎至厅堂。我诚挚地祝贺这位老人身体健康、每天愉快。银老师似乎触动到了什么,嘴角嗫嚅…..
我感觉出,她虽年迈,但仍耳聪目明,反应敏捷。她语调平和,没有讲什么大道理。便言谈中,分明传递出对和平盛世生活的热爱和向往。
是的!有情有义的隆回人,应该记住她的不舍付出。
是的,知恩懂报的隆回人,应该珍重和铭记这位外乡的银老师。
徐德福
《大公报》高级记者
已退休,现居深圳
2017年8月31日
(编辑 李金娟 编审 王龙琪)
来源:红网邵阳站
作者:徐德福
编辑:蔡智果
本文为邵阳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