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享受荒野,享受人生”——武冈汉子张老六的41天荒野淬炼

微信图片_2025-11-20_113149_421.jpg

张老六在张家界七星山·骆驼杯极限荒野求生现场。

红网时刻新闻通讯员 邓娟 沈君华 邵阳报道 

11月18日下午,第二届中国“张家界七星山·骆驼杯”极限荒野求生挑战赛迎来戏剧性转折。赛事组委会宣布:“我们认输!” 鉴于山区气温持续走低,出于安全考虑,原定前十名晋级的规则被打破,仍在坚持的14名选手全员获得决赛资格。至此,一场历时41天的极限荒野生存半决赛落下帷幕,选手们返回驻地休整五天,准备迎接更为严苛的终极挑战。

在这场始于10月9日的半决赛中,选手们仅凭一把柴刀与基础衣物,在无外界补给的条件下,挑战自我极限,完成庇护所搭建、水源净化、野外觅食等严峻考验。

微信图片_2025-11-20_113156_453.jpg

慰问队踏上张家界七星山。

家乡的问候:七星山上见“老六”

在选手们“出关”的前一日(11月17日),一支由武冈融媒、武冈文旅、企业及品牌组成的家乡慰问队,踏上了张家界七星山,为他们引以为傲的同乡——70号选手张老六,带来了家乡的温暖与力量。

一个四面透风的窝棚,一把刃口已钝的柴刀,一个自垒的土炕,几个取水的竹筒和几样自制的竹篾工具——这便是张老六在荒野中的全部家当。武冈融媒的记者在现场看到,长期的野外生活在他身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双手因干燥与劳作布满裂痕,满身泥垢,面容黝黑,但他的眼神却格外明亮,精神焕发。

采访中,他爽朗地喊出自己的口号:“享受荒野,享受人生,牛X张老六!” 这句话淋漓尽致地映衬出这位武冈汉子的坚韧、乐观与倔强。谈及最想念的家乡味,他如数家珍:血酱鸭、铜鹅、猪血丸子、腊肉、豆腐……然而,当他低下头,看到身上单薄的裤子时,语气变得温柔而坚定:“这条裤子是我老婆亲手送的,虽然薄,但足够抵挡山上的寒冷。”

这份来自家庭的温暖,是他坚持下去的重要动力。他还透露,自己来自武冈永锐,岗位是退火工。此次请假参赛,单位不仅全力支持、不扣工资,更将对他这份“吃得苦、霸得蛮”的精神予以嘉奖。采访结束时,张老六那双布满茧子与皲裂的双手在空中久久挥舞,那身影里,有荒野求生的坚毅,更有对家乡与亲人的深深眷恋。

微信图片_2025-11-20_113418_188.jpg

张老六搭建的庇护所。

温暖的转折:全员晋级与久别重逢

次日,组委会的“认输”宣告,为所有坚持到最后的选手打开了通往决赛的大门。这份“破格”的背后,是对生命的尊重与对顽强意志的最高致敬。

11月19日,在七星山休整驻地,张老六终于与分别了43天的妻子紧紧相拥。一个深情的拥抱,一句句嘘寒问暖,所有在荒野中积攒的艰辛与思念,在此刻化为无声的泪水与动人的温情,令在场所有人动容。

精神的回响:淬炼于荒野的真谛

有网友曾质疑,在现代社会中进行如此艰苦的荒野求生,意义何在?张老六,以及林北、刀疤哥、韦山等所有晋级的14名选手,用他们的行动作出了最有力的回答。他们诠释了“于至险之境,炼至坚之志;借至朴之技,悟至真之道”的精神内核。

这不仅仅是一场比赛,更是一场现代都市人向自然母亲的“朝圣”,是一次精神上的“淬火”与“提纯”。选手们带走的,不仅是成绩和荣誉,更是一段重塑自我、理解生命、敬畏自然的深刻记忆。他们在极限中淬炼出的坚韧、智慧与对生活的热爱,正是这场挑战最宝贵的意义所在。

来源:红网邵阳站

作者:邓娟 沈君华

编辑:戴瑾昕

本文为邵阳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sy.rednet.cn/content/646955/64/15445174.html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重要新闻
  • 专题
  • 公告
  • 湖南
  • 区县
  • 社会
  • 要闻
  • 政务
  • 企业
  • 房产
  • 旅游
  • 汽车
  • 文化
  • 经济
  • 消费
  • 健康
  • 教育
  • 图片
  • 视听
  • 综合
  • 问政
  • 论坛
  • 呼声
  • 乡镇新闻
  • 精彩视频
  • 新闻H5
  • 滚动新闻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邵阳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