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美味佳瑶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负责人刘国磊做产品介绍。
法庭、司法所、综治中心负责人为企业打包产品。
红网时刻新闻10月13日讯(通讯员 黄鹏)秋日暖阳遍洒隆回县金石桥镇的猕猴桃基地,沉甸甸的果实缀满枝头,映出一片丰收气象。10月11日,一场接地气的法治宣讲课正在这里开讲——金石桥法庭的法官走出审判庭,把法律知识和司法服务送到企业车间、田间地头,用行动铺展“枫桥经验”在乡村的生动画卷。
“签订合同时,怎样明确付款节点和质量验收?”“咱们的猕猴桃品牌,该如何用法律守住‘金字招牌’?”在湖南美味佳瑶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基地里,金石桥法庭负责人黄鹏正娓娓道来。作为一家拥有3600余亩基地的农业龙头企业,美味佳瑶正持续汲取来自法庭的“法治养分”,在法律的护航下稳步拓展品牌之路。
机制之变:从“坐堂问案”到“上门解困”
金石桥法庭紧扣“枫桥经验”内核,推动司法角色从“坐堂问案”向“上门解困”转变。通过“法官联企”,为企业配备“专属法律顾问”;定期开展“法治体检”,排查合同、用工、知识产权等风险;设立巡回审判点,把庭审搬到生产一线,实现“审理一案、教育一片”的辐射效应。
“我们不仅是矛盾的裁判者,更是基层治理的参与者和乡村振兴的推动者。”负责人黄鹏这样定义法庭的新角色。
协同之力:构建多元共治“法治共同体”
法庭主动融入基层治理网络,联合镇综治中心、司法所等单位,建立“信息联通、风险联判、纠纷联调”的三联机制,打破部门壁垒,形成“法庭引领、多方联动”的治理新格局。每月召开联席会议,研判风险;搭建信息共享平台,早发现、早介入纠纷;针对重大矛盾,实行联合调处,变“单打独斗”为“联合作战”。
“法庭的加入,为我们基层治理装上了‘法治引擎’。”镇综治中心主任刘志文如此评价。
预防之先:“三前工作法”筑牢矛盾化解堤坝
围绕“预防在前、化解在早、处置在小”的思路,法庭创新实施“三前工作法”:普法宣传走在前,根据企业和农户需求开展“点单式”法律宣讲;风险排查做在前,法官定期走访,精准识别苗头性问题;调解介入抢在前,开辟涉农纠纷绿色通道,整合调解力量优先化解。
今年以来,法庭通过“三前工作法”成功化解潜在涉农纠纷15起,诉前调解成功率达87%,真正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
实践之效:法治沃土催生“黄金产业”
在法庭的精准护航下,金石桥镇的猕猴桃产业逐步实现从“扩规模”到“树品牌”的高质量转型。一组数据成为法治赋能产业发展的生动注脚:累计帮助企业规避各类法律风险42项,挽回经济损失超50万元;涉农纠纷解决周期压缩60%;通过“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带动八个乡镇超2000户农民增收,助力1200余名贫困人口稳定脱贫。
“有了法治‘撑腰’,咱们的‘佳瑶’猕猴桃不仅甜在嘴里,更安在心里!”公司负责人刘国磊的话语中充满底气。
如今,“佳瑶”牌猕猴桃已揽获绿色食品与无公害农产品双认证,并屡获各类博览会金奖。袁隆平院士曾为其题词“佳瑶奇异果,美味又营养”。这一抹“法治亮色”,正不断转化为乡村振兴的“发展成色”。
暮色四合,法治宣讲暂告一段落,但金石桥法庭探索的脚步未曾停歇。他们以脚步丈量民情,以裁判树立规则,以服务温暖人心——在这片希望的田野上,司法的微光正照亮产业振兴之路,也让“枫桥经验”在这片乡土中生根发芽、枝繁叶茂。
来源:红网邵阳站
作者:黄鹏
编辑:曾珍
本文为邵阳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