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踏实前行 甘当乡村教育的“点灯人”

红网时刻新闻通讯员 杨向军 邵阳报道

从事小学教育教学工作至今,她始终坚守在教学第一线,辛勤耕耘;十几年来,凭着对教育事业的执着坚守和对学生的无限热爱,在三尺讲台上,踏踏实实,勤勤恳恳,绽放着属于自己的芬芳。她就是邵阳市北塔区五七小学教师申志庆,曾获市“书香教师”、校车管理“先进个人”,区“优秀教育工作者”“百岗明星”“骨干教师”“优秀志愿者”等荣誉称号。

面对教学很“专心”。作为一名青年党员教师,她善于不断学习、潜心钻研、积极进取,对待工作更是任劳任怨,勤勤恳恳,时时处处争做一名时代发展需要的合格教师。她热衷于教学,自己也经常通过参赛提升素养,多次在市、区教学竞赛中获优秀成绩,撰写的论文4篇获省级奖项,6篇获市级奖项,发表论文1篇。曾主持并参与校本教材编写2本。多次指导青年教师参赛,在市、区教学比武和学科命题竞赛中获优异成绩。她还特别注重学生综合素养和阅读习惯的培养,悉心指导学生参加演讲和习作比赛,其中1篇学生征文获国家二等奖,6篇习作被《小学生导刊》《株洲日报》等刊物发表。她还带领学生积极参加北塔区阅读竞赛并取得优异成绩,在2018年荣获阅读家园一同读一本书“先进工作者”,所任教的班级还曾获“好习惯、益终生”区优秀班级称号。

面对分工很“热心”。刚调入五七小学的第一个学期,她兼任学校教导主任一职。在分配教学任务时,她发现该校教师数量少,教学任务重,要想科学合理地安排教学任务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于是她便主动承担了一个班的班主任工作以及语文、英语和道德与法治的教学任务。这在当时,是学校里工作量最大的一名教师,可她从来不喊苦不喊累。任教期间,不仅高标准完成学校的教导工作,还将所带班级管理得井井有条,整个班级风貌、学习氛围非常好。在片区统考中所带班级的成绩遥遥领先,几次全区统考中所任教的学科也是名列前茅。

面对学生有“爱心”。生活中她关心学生,呵护成长。学校里很多孩子是留守儿童,她熟悉每个学生的性格、特点,接纳他们,打心底关心喜欢他们,把每个学生都当作自己的孩子。日常生活中以慈母般关爱,把自己的一颗爱心洒向每一个学生,在老师和学生眼中,她被视为“最可亲可敬的老师”。

五七小学属农村学校,各方面条件相对有限,大部分孩子家里条件也很困难,许多留守儿童的生活和心理存在一定缺陷。她时常自费买来一些学习用品、唇膏、冻疮膏等用来当奖品,寻找时机送给那些需要的孩子们;同时,在高年级中开展女生课堂,给孩子们普及生理卫生知识,引导她们要自信、要勇敢,并在办公室常备女生用品。对于有心理障碍的学生,她总会用最真诚的语言最近人心的行动帮助他们疏导心理。看着学生灿烂自信的笑容,她更加坚定自己,老师一定要做好学生成长路上的引路人。

面对学校发展很“用心”。2022年8月,经组织考察通过,她担任五七小学校长一职,任职期间,有效改善了教师办公条件和校园环境。充分发挥本校教师特长,开展“合唱”“绘画折纸”“跆拳道”“少儿舞蹈”兴趣班,极大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学生综合素养大幅度提升。

暮色四合时,她常站在操场边看孩子们追逐着最后一缕阳光跑向校门,书包上的挂饰叮当作响,像极了多年前她第一次踏上讲台时,教室外那串被风吹动的铜铃。作为乡村教育的 “点灯人”,她深知每个孩子眼中闪烁的星光,都需要有人用耐心去守护、用热爱去引燃。

如今,她办公桌上那盏陪伴了十年的台灯依然亮得很早 —— 晨光熹微时,她在备课本上画下给留守儿童的生日小礼物;暮色深沉时,她在笔记本里记录着某个孩子第一次主动举手的瞬间。升任校长后,她更像一株扎根乡土的木槿,把根须深深扎进这片教育的土地,用四季轮转的坚守证明:所谓乡村教育的希望,从来不在遥远的别处,就在每个像她这样的教师俯身拾阶的步履里,在日复一日擦亮黑板的粉尘中,在永远为孩子留一盏灯的温柔守望中。

来源:红网

作者: 杨向军

编辑:戴瑾昕

本文为邵阳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sy.rednet.cn/content/646942/68/15223781.html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重要新闻
  • 专题
  • 公告
  • 湖南
  • 区县
  • 社会
  • 要闻
  • 政务
  • 企业
  • 房产
  • 旅游
  • 汽车
  • 文化
  • 经济
  • 消费
  • 健康
  • 教育
  • 图片
  • 视听
  • 综合
  • 问政
  • 论坛
  • 呼声
  • 乡镇新闻
  • 精彩视频
  • 新闻H5
  • 滚动新闻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邵阳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