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湖南高速集团邵阳分公司大同中心大站:“非遗剪纸”绘就品牌建设新画卷

红网时刻新闻11月20日讯(通讯员 范辉)匠心独运,指间流转,剪纸作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涵。其中,新邵剪纸既有北方剪纸的粗犷,又有南方剪纸的细腻,呈现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和融合创新。

地处新邵的湖南高速集团邵阳分公司大同中心大站,积极探索品牌建设全新路径,以非遗剪纸为媒,用心用情勾勒“匠行邵阳·新大同”,绘制出一幅幅生动绚烂的文化画卷。

向“新”而行 自“剪”福

“艺术从来都是与时俱进,不断变化发展的,传承不是对传统的复制,而是传承加创新。”品牌建设同样需要传承与创新,将当地传统文化与品牌建设相结合,或许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学习传承非遗剪纸 .jpg

大同中心站员工学习剪纸文化。

11月11日,大同中心站组织员工一起前往位于新邵县思源实验学校内的马丽娅剪纸工作室,探寻新邵非遗剪纸文化的奥秘。走进工作室,大家犹如来到剪纸艺术“大观园”,传统“龙”“凤”图案剪纸,以及“梅、兰、竹、菊”剪纸随处可见,形态各异,栩栩如生;“石马江号子”“孙氏正骨术”“小塘打石狮”等,一幅幅精美的剪纸仿佛在诉说着新邵传统文化和工匠精神。

随后,马丽娅老师向大家详细介绍了新邵剪纸的历史渊源、技巧手法和文化内涵,手把手教授大家剪“福”字。大家围坐桌边,一边热烈讨论着剪纸技巧,一边上手实践。

经过老师的耐心指点,大家纷纷剪出了各式各样的福字。“哇,原来我自己也可以剪得这么好看,我得带回家,福气满满。”“那我可得多剪几个,明天上班,我可以送给来往司乘,让他们带福回家。”“过两天兄弟单位不是要来参观吗?咱们呀,把福字送给大家,一起同善同行、同进同福。”

通过自己动手,大家对“剪纸”这项传统技艺有了更深的体会,深刻感受到剪纸艺术的魅力和匠人精神。大家纷纷表示,要将这份匠心精神融入日常工作中,为收费站品牌注入新的活力。

学以致用传播“福”

学习非遗剪纸,是为了传承技艺,更是为了传播传统文化。从最初的笨拙生疏到后来的熟练自如,员工们在剪纸的道路上不断前行、不断成长,每一次尝试都凝聚着匠心和专注。

一个福字看似很容易,要剪好却需要多次练习。闲暇时,大家聚在憩园书屋一起练剪纸,还有好学的同事在网上找视频学习“福”字不一样的剪法以及十二生肖等剪纸步骤。

剪福送福传递福气 (2).jpg

大同收费站员工将剪纸送给过往司乘。

11月14日,大同中心大站开展了“剪纸”文化传播活动,员工们将亲手剪制的剪纸作品赠送给过往司乘,用这种方式传递“福气”和匠心精神。“给大同收费站点赞,大同收费站就是个福地!”“以后看到福字就会想到大同收费站!”接过剪纸作品的司乘笑着说。

除了赠送剪纸作品外,大同收费站还计划组织开展各类文化活动,如剪纸速成班、剪纸展览等,让更多的职工和司乘了解非遗剪纸和传统文化的魅力所在,并参与到非遗的传承和保护中来。

大同“路灯”驿站剪纸画.jpg

大同中心大站“路灯”驿站剪纸画。

如今,这些剪纸作品不仅装饰了大同中心大站的每一个角落,更成为了一张亮丽名片。每当司乘人员来到大同中心大站,都会被这些充满艺术魅力的剪纸作品所吸引,让“匠行邵阳·大同”品牌形象更加生动。

品牌建设与非遗剪纸文化的深度融合,不仅有效展示了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更为品牌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大同中心大站将继续秉承“大道同行,和福共生”理念,绘制出更加绚烂多彩的品牌画卷。

来源:红网邵阳站

作者:范辉

编辑:戴瑾昕

本文为邵阳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sy.rednet.cn/content/646855/64/14471059.html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重要新闻
  • 专题
  • 公告
  • 湖南
  • 区县
  • 社会
  • 要闻
  • 政务
  • 企业
  • 房产
  • 旅游
  • 汽车
  • 文化
  • 经济
  • 消费
  • 健康
  • 教育
  • 图片
  • 视听
  • 综合
  • 问政
  • 论坛
  • 呼声
  • 乡镇新闻
  • 精彩视频
  • 新闻H5
  • 滚动新闻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邵阳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