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邵筱筀村200余亩“沉睡”多年撂荒耕地“重操旧业”

红网时刻新闻5月22日讯(通讯员 何雯 唐文峰)5月20日,走进耕地抛荒整治后的新邵县筱筀村沙湾里,只见平整的农田成方连片、硬实的田埂纵横交错、浆砌的水渠畅通无阻、嫩绿的豆苗生机勃勃,与红瓦白墙的漂亮民居、飞架南北的高速铁路相得益彰,一幅美丽的乡村画卷尽收眼底。

DJI_0804.JPG

沙湾里荒废了7年之久的60余亩耕地,整治后新种的黄豆已经萌芽吐绿。

“这片土地经过村里整治后,全部流转给超级合作社种植粮食作物,合作社每年上交给村里3至5万块钱。你看,这片豆苗长势还蛮不错嘞。”眼瞅着一垄垄绿油油的黄豆苗,筱筀村书记颜爱文一脸欣慰。

多年前,为修建沪昆高铁,项目施工方将沙湾里此处60余亩的基本农田用来堆放建筑材料和搅拌混泥土,按田土面积给予村民一定的经济补偿。高铁竣工通车后,这片满是砂石混泥土的农田一直处于无人问津的荒凉状态。今年4月初,筱筀村两委租来挖掘机、拖拉机、翻耕机等农机设备对这片地块进行复耕复垦,共清除砂石、混泥土及各种垃圾1000多吨,同时通过机深翻、机深松、增施有机肥等措施,提高耕地质量。

在毛家坪耕地抛荒整治现场,两座白色联栋育秧大棚拔地而起,挖掘机突突作响,正在对高低不平的坑洼路面进行平整压实,近十名村民则忙着砌墙疏浚和修建相关配套设施。大棚旁边,几块已经复耕的农田水平如镜,只待播种。

DJI_0809.JPG

毛家坪耕地抛荒整治后,正在搭建育秧大棚为晚稻育秧做准备。

“育秧大棚建设已经进入扫尾阶段,我们正在抓紧时间完善基础设施,确保不耽误晚稻育秧。”合作社负责人颜超说。

据了解,毛家坪共有基本农田300多亩,后因劳动力大量外流,村内多为老弱幼小的留守群体,近百亩田土无人耕种、杂草丛生。筱筀村因地制宜,组织挖掘机、旋耕机等对撂荒地进行重新翻耕平整,将地势较低、取水方便的80余亩耕地流转给超级合作社种植双季稻。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今年初,该村还抢抓冬修水利的黄金时机,斥资170多万元对全村年久失修、开裂塌陷、堵塞渗漏的3000余米长水渠进行维修加固,建设“大动脉”,疏通“小血管”,其中从周家岭到毛家坪的中型水渠就长达800多米,为保障粮食安全打下了坚实的水利基础。

“我村持续推进耕地抛荒整治,今年已整治到位60多亩,预计7月份全部整治到位。对水利条件好的耕地种植双季稻,水利条件不好的就鼓励村民种植玉米、高粱等旱季作物。”颜爱文说。

近年来,筱筀村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关于耕地抛荒整治的部署要求,精心组织安排,积极研判耕地抛荒整治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因地制宜定思路、出实招,最大限度提高耕地利用率,确保整治工作有力有序稳步推进,并取得了良好成效。截至目前,该村已盘活撂荒地220亩,复耕率达90% 。

来源:红网邵阳站

作者:何雯 唐文峰

编辑:戴瑾昕

本文为邵阳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sy.rednet.cn/content/646849/66/13924755.html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重要新闻
  • 专题
  • 公告
  • 湖南
  • 区县
  • 社会
  • 要闻
  • 政务
  • 企业
  • 房产
  • 旅游
  • 汽车
  • 文化
  • 经济
  • 消费
  • 健康
  • 教育
  • 图片
  • 视听
  • 综合
  • 问政
  • 论坛
  • 呼声
  • 乡镇新闻
  • 精彩视频
  • 新闻H5
  • 滚动新闻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邵阳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