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邵阳学院:年轻力量注入非遗产业,唱响蓝印花布的中国声音

41B8ED4C-4854-4AEE-9D92-176A1C0CC8BC.png

红网时刻新闻5月12日讯(通讯员 毛佳敏)“我们的手艺也是从父辈那里学会的。”工人们一边干活,一边脸上洋溢着自豪的笑。5月10日,邵阳学院湘品出海,“布”出新路子小队又一次来到了邵阳县蓝印花布基地,一同探寻蓝印花布的“前世”,走进蓝印花布的“今生”。

邵阳蓝印花布又称“豆浆布”,源自远古时代苗族、瑶族人的“阑干斑布”和“蜡缬”。据古籍记载,唐朝贞观年间,当地人在苗瑶蜡染的基础上,首创以豆浆石灰代蜡防染的印染法。至明清时期,位于湖南西南部的邵阳县成为华南乃至西南地区最大的蓝印花布生产、染印、销售中心。随着时代的发展,纺织工艺与大众审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邵阳蓝印花布曾一度湮没。如今,经过邵阳县的抢救性挖掘和发扬,蓝印花布又重回人们视线。

湖南蓝印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的厂房内,工人在研磨黄豆和石灰。研磨后的黄豆和石灰将被刮在花版上留白,使得蓝印花布上的图样清晰可见。小队成员在纺织工人的耐心指导下,也体验了一下蓝印花布的制作流程。

EEDC4522-BF44-4567-9D50-95492E0411F5.png

质朴的蓝,纯净的白,素雅的纹样……蓝印花布这“一抹蓝”的记忆在棉布上静静流淌了上千年。让这抹蓝流出邵阳,流出中国,流至海外成为了小队一直追寻的目标。基于4月27日对蓝印花布的实地调研和小组讨论,小队根据东盟国家纺织品市场发展,聆听几位老挝留学生的审美观念,设计了一系列融合中老两国文化元素的创新性纺织品版型样式,并在5月6日联系了蓝印花布基地负责人。

蓝印花布基地生产负责人热情招待了湘品出海,“布”出新路子小队,并拿出按照队员们早已提交的款式而加工完成的蓝印花布上衣。小队成员们认真倾听生产负责人在创意、图式上给出的评价。

通过此次调研,湘品出海,“布”出新路子小队与蓝印花布基地有了更深的了解,为以后的交流合作打下了坚实基础。“有了你们这群年轻人的力量,蓝印花布才能走得更远!”生产负责人笑着说。

来源: 红网

作者:毛佳敏

编辑:戴瑾昕

本文为邵阳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sy.rednet.cn/content/646849/56/13893421.html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重要新闻
  • 专题
  • 公告
  • 湖南
  • 区县
  • 社会
  • 要闻
  • 政务
  • 企业
  • 房产
  • 旅游
  • 汽车
  • 文化
  • 经济
  • 消费
  • 健康
  • 教育
  • 图片
  • 视听
  • 综合
  • 问政
  • 论坛
  • 呼声
  • 乡镇新闻
  • 精彩视频
  • 新闻H5
  • 滚动新闻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邵阳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