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新闻5月16日讯(通讯员 刘安娜)乡村拥有丰富的美育资源,乡村儿童渴望感受艺术之美。“老师,您来看看我用了最喜欢的黄色和蓝色。”“老师,这幅画是我画的,送给您。”“老师,我用桂花叶画出了一只蝴蝶。”一次次热情激动的呼唤,一声声耐心温柔的鼓励,一幅幅质朴美丽的画作……邵阳县黄荆乡大坪村学校的教室里,在青年党员志愿者们的指导下,孩子们用五彩斑斓的画面,记录着对乡村自然真实的美,感受着对大自然的爱,展现着对美好生活的追。
近日,邵阳县黄荆乡以党建引领组建了青年党员志愿者团队,前往该乡大坪村学校开展了“执青春之笔·绘乡村美育新篇”的乡村美育课堂志愿服务活动,给该校的孩子们带来一堂别开生面的“乡村美育课”。
组建“一”支队伍,转动探索乡村美育路径的层层齿轮。美育课的灵感来源于黄荆乡青年党员们在一次入户走访过程中,看到了小朋友在家中墙上贴满的一幅幅简笔画。经过与家长沟通交流后,了解到农村孩子们娱乐活动少,但对绘画课程有着强烈的兴趣,却缺乏有效的美育教育资源。看到了群众的需求,黄荆乡迅速组建了一支由乡镇机关干部、学校老师构成的青年党员志愿队伍,通过村支部与大坪村学校取得联系,积极对接展开访谈,了解学校学生的学习情况、心理情况以及平时乡村学校开展美育课中的实际困难并寻找改进方法路径。
设计“两”个方案,撬动艺术融入乡村教育的无限遐想。在课程设计阶段考虑到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有不同的兴趣爱好和动手能力,按照年龄开设苗苗班(5-7岁)和芽芽班(9-12岁)两个班级,分别授课设计植物喷绘、剪纸特色教学活动等。苗苗班,志愿者老师带领同学们认识身边桂花树、小叶女贞、车前草等校园里常见的灌木植被,指导孩子用形状颜色各异的树叶创作出属于自己的喷绘作品。芽芽班,志愿者老师将非遗文化和剪纸活动结合起来,讲述了剪纸的起源、发展和寓意,同学们不仅了解了相关历史知识,在动手的过程中体验到了劳动实践的乐趣,收获了亲手制作成功作品的喜悦,更领悟到了劳动教育实践与非遗文化相结合的魅力。
实现“三”方共建,凝聚合力发展乡村美育的美好蓝图。此次志愿活动虽是给孩子们的一堂美育课,让他们在了解艺术、创造艺术的过程中,提升了动手能力,提高了表达能力和自信心,浇灌了乡村儿童内心追求美的种子。同时,也是学校的一堂实验课,凝聚各方力量,探索出一条“党建+青年+学校”助力乡村教育的新路径,找准传统文化和当地特色的结合点,设计出适合乡村儿童的特色美育课程。更重要的是,这是青年党员的一堂实践课,让青年党员对于乡村教育现状有了更直观的感受,激发了青年党员们投身乡村振兴建设的热情和信心,引导乡村青年党员在农村基层和乡村振兴的伟大事业中绽放华彩。
来源:红网邵阳站
作者:刘安娜
编辑:戴瑾昕
本文为邵阳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