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新闻4月19日讯(通讯员 肖斌辉 孙咏梅 黄能果)4月17日,在新邵县陈家坊镇富阳村广袤的水田里多台农机机械轰鸣,翻耕整地,呈现出一派忙碌的景象。在成块的水田中央,只见村里的“95后小伙”何振东正娴熟的驾驶着插秧机来回穿梭,一丛丛秧苗被整齐均匀地插入田间,不久后,田野就披上了一袭“新绿”。
何振东在育秧大棚查看秧苗生长情况。
“插秧机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还减轻了劳动强度。”何振东说,今年开春以来,他的家庭农场已经完成了400余亩双季稻种植面积,剩下的300亩3天就可以完成种植。这得益于工厂化的育秧方式,新建起来的育秧大棚经过“流水线”作业,不仅省时省工,还大大缩短了秧苗的培育时间,为早稻提前插秧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大棚里的何振东,今年 27岁,皮肤黝黑,戴着草帽,褪去了学生时期的稚嫩,俨然一个地道的农民。他的父亲何铁求也是一位经验丰富的种植大户,经营着一片不小的农田。
2020年,何振东从湖南农业大学毕业,也就是这一年,他的父亲何铁求突发脑血管疾病,经过长时间的住院治疗出院后,身体逐渐力不从心。何振东毅然回到家乡,接过父亲手中的接力棒,承担起水稻种植的重任。
翻耕整地,灌水养田,土地生机勃勃。
最初,家里并不太支持何振东的选择,希望他能找到一份稳定的工作,他却又自己的想法:“我是农民的儿子,就想借助知识和科技的力量种好田,只要肯想肯干,农村大有可为!”
坚定信心,说干就干,首先就是说服家人。于是,他带着父亲一同前往岳阳现代农业示范区。在那里,育秧大棚实行智能化管理,通过手机,就能实时查看、远程控制大棚情况;施肥、撒药都能通过无人机实现;经过科学化管理和产业升级,育秧、耕种、植保、收割、烘干、加工等需要繁重劳动的工作场景,都变得更加轻松和智能。
何振东成了附近小有名气的“农机手”。
尽管自小在农村长大,对种田并不陌生,但要论整田、浸种、催芽等实际操作,这对缺乏实践经验的何振东来说是个不小的挑战。于是,他有空就向有着丰富的种植经验的父亲请教水稻种植方法。同时,积极参加农业部组织的头雁计划,以及县农机局组织的无人机植保、飞防等现代农业技术培训,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
凭着一股“不服输”的劲,何振东晚上查阅资料学习各类农机知识,白天边摸索边实践,很快就掌握了农机操作的“十八般武艺”,能熟练操作旋耕机、无人机、插秧机、拖拉机等,成了附近小有名气的“农机手”。“勘察好路线后,只要根据作业区地理情况,在遥控器上设置植保无人机的飞行高度、速度、播撒宽度等参数,就可以用农业无人机在空中精准喷洒农药、播撒化肥,相比传统方式效率更高、成本更低。”比如,一台无人机飞防作业一天的工作面积能覆盖200亩左右的农田,相当于节省了30多个人工。
“在当地,我们家被称作是种粮大户,但其实生产经营一直以来都面临着不少问题。”何振东清楚地认识到,以前水稻种植还停留在传统农业的工作模式,农业生产机械化的程度不够高,运用科技、引进新技术的理念也不够强。
同样是种地,与父辈们不同的是,何振东更懂得用科技来提升生产效率。2022年,他成立振华古树家庭农场,经过流转土地承包了700余亩农田。新建育秧工厂,购置新设备、新机器,广泛应用于育秧、犁田、插秧、喷药、收割、烘干等各个生产环节,全面提升水稻生产机械化水平。目前,农场的机械化程度已经达到90%。
“去年,刨除人工、施肥等成本,纯利约30万元。”,何振东的“种田”事业逐步走上了正轨,现在他最上心的事是带领群众科学种田、走上共同致富的道路。只要大家愿意听取他的建议,他都会倾囊相授。周边农户育秧、代耕代插等也都主动找他帮忙。
在农忙时节何振东就成了村里的“顶梁柱”,用农用机械给村民提供耕种管收服务,无论多大面积的土地都接单。他说:“不能因为地太小不接单,都是父老乡亲的,帮一下忙,特别是收割的时候,有些体力不好的老年人,我不去收粮食,又没有其他劳动力帮忙收,粮食就会荒在地里。”去年,村里75岁的老农周休庭种了不到两亩地,从秧苗到收割何振东给他提供“一条龙服务”。虽然,有时收的费用都不够成本,但他愿意这样干。
“振东回来后,我们育秧、施肥、田间管理等种植水稻遇到的难题都可以咨询他,小伙子懂技术、又很热心,有了他的帮助,我们种植水稻更有信心了。”说起何振东,同村的种粮大户周应民不停地夸赞。
何振东还打算带动周边的农户,在农闲时利用育秧大棚内良好的控湿、控温、控光照等条件,发展辣椒、西红柿、西葫芦等大棚蔬菜种植,采取“变闲创收”模式实现大棚稳产增收。
“我将继续利用自身所学助力家乡的农业发展,带领当地村民致富,促进乡村振兴,让更多的村民享受现代农业的发展成果。”何振东对农业种植的发展前景充满了信心。
来源:红网邵阳站
作者:肖斌辉 孙咏梅 黄能果
编辑:戴瑾昕
本文为邵阳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