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乡村,那片充满希望与潜力的土地,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革与发展。在现代化进程的推动下,乡村振兴已成为国家战略的重要一环。即日起,红网邵阳站、时刻邵阳频道重点推出《兴乡记》大型融媒体报道,记录那些乡村奋斗者、创新者与坚守者的故事,展示探寻乡村振兴背后的力量,发现乡村发展的新机遇,展现宝庆大地上,美丽乡村焕发勃勃生机的绚丽画卷。
近年来,邵东市廉桥镇以党建为引领,汇聚起磅礴力量,让乡村振兴壮丽画卷在廉桥大地徐徐铺展。
“头雁”领航,绘产业新景
走进邵东市廉桥镇东塘村水稻种植基地,处处焕发着勃勃生机,田间一片绿意盎然,晚稻秧苗整齐排列,长势喜人。“去年是按每亩200斤的标准将稻谷分给流转土地的村民,其余的稻谷再以低于市价的价格卖给村民。今年水稻长势很好,预计十月底就可以收割了,到时候再根据亩产值定标准”东塘村党支部书记周定卫正和村支两委、村民代表们商量着。
东塘村位于廉桥镇中部,因多年来缺乏合理规划,水田耕种质量严重下滑,青壮年劳动力纷纷选择外出经商务工,年轻的周定卫就是其中一员。经过30多年的打拼,他在云南开了一家医药公司,旗下拥有40余家连锁药店。2021年,在廉桥镇党委政府归雁回巢振兴家乡的号召下,周定卫决定回乡发展,被推选为东塘村党支部书记。
在周定卫的带动下,东塘村成立了东塘乡贤工作站,建立了邵东市东塘农业专业合作社,流转村民土地300亩用以水稻种植。为帮助本村村民就地务工,东塘村放弃了低成本的机器种植,聘请当地村民种植、工资日结,增加了土地的附加值,让村民的钱包鼓了起来。“6月插秧的12天我可是全勤,再加上流转土地获得稻谷折合的价钱,今年我最起码有5200元的收入。”东塘村一位村民开心地算了一笔账。周定卫介绍,今年在乡贤的联系帮助下,村里还申报了农村妇女创业项目开展玉竹种植,加上之前种植的艾草,中药材基地已初具雏形。今后还要发展耕地用以种植环保富硒水稻,并大力发展养殖业和乡村旅游,计划总投资1.28亿元。
如今,乡贤已成为助力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源头活水。在党建引领下,通过建立“镇-村-乡贤-项目”的数据搜集匹配机制,廉桥镇积极推动乡贤和乡村振兴项目有效衔接。东塘村的艾草、水稻,众福村的葡萄,廉东村的沃柑,友爱村的芍药......“一村一特”的蓝图正一点点变为现实。
群贤参与,解治理难题
农村老龄人口居多,老龄化现象严重。如何关心好、服务好农村老年群体,把农村老年人居多的劣势转换成优势,成为近年来廉桥镇重点关注的问题。经过探索实践,充分发挥老党员、老干部“政治、经验、威望”三大优势,将“银龄”力量转化为基层治理“最大增量”成为解决问题的关键一招。
凝聚“银发”力量,解决治理难题的崭新实践在廉桥镇各村生动上演着。新坪村退休村干部、邻长周友权率先响应村支两委美化庭院号召,打扫房前屋后卫生,栽花种草,引发村民纷纷效仿。太阳村退休教师刘楚汉将村规民约编成了朗朗上口的顺口溜,并利用村规民约调解矛盾。在他的多次调解下,一桩横跨近20年的兄弟之间土地矛盾达成调解。白马铺村退休工人、老党员李於斯积极发挥红白理事会约束监督作用,宣传劝导红白喜事从简办,文明乡风进一步形成......在人居环境提升、矛盾调解、移风易俗等各项工作中,总能看见一道道“银发”身影。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廉桥镇充分发挥银发乡贤人才特长,为推进乡村振兴聚力赋能。对接老专家开设“田间课堂”,结对培育“新农人”,动员老文艺工作者开展文艺活动,成立“老年大学”提升乡村文化水平,鼓励邀请离退休干部通过“村民议事会”“红白理事会”、片组邻“三长”等形式参与基层治理,激发乡村治理内生动力,凝聚乡村善治的强大合力。
捐资助学,护梦想启航
7月27日,廉桥镇乡贤会执行会长唐友华带队前往廉桥镇瓦子坪村周志翔家中,恭贺他被北京大学录取并送上奖学金一万元。“好好学习,学好本领,日后能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向祖国、向社会、向家乡贡献自己的力量。也希望你学成归来,成为我们中的一员,赓续廉桥精神。”唐友华叮嘱并祝福道。
乡村振兴,教育先行。一直以来,廉桥镇高度重视教育、人才培育工作,在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廉桥乡贤主动融入大局,300多位廉桥籍乡贤汇聚成立了廉桥镇乡贤会,筹集捐款415.7万元成立乡贤教育基金会,助力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支持廉桥一中和廉桥一小扩建,向炉前小学捐赠校服、课桌,改善教学设施和教学环境;举办乡贤第一届教育基金会表彰大会,奖励87名优秀教师、197名励志学生及资助182贫困学生,共计40.82万元,形成崇教尚学良好风气。
强雁护梦,雏雁起飞。乡贤们从走出廉桥再回到廉桥,从追梦人到护梦人,四十年的光阴照见的,不只是廉桥乡贤们的奋斗路,也是两代廉桥人相互接力的逐梦路。
在头雁、领雁的带领下,一批批乡贤近悦远来,纷至沓来,助力廉桥产业腾飞、基层治理提质、共富图景擘画,与廉桥一起在乡村振兴的大道上阔步前行。
兴乡记② | 武冈湾头桥镇:闲置资产焕新生 小微企业遍地开花促发展
兴乡记④丨邵阳县金盆村:让“菜篮子”成为百姓致富的“钱袋子”
来源:红网邵阳站
作者:郭腾龙 尹璨 扈佩琳
编辑:戴瑾昕
本文为邵阳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