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退役不褪色 创业再启航 | 邵东:用实际行动助力黄花、玉竹产业腾飞

编者按:在邵阳这片沃土上,一群退役军人正焕发出崭新的活力,怀揣对家乡的热爱,投身于乡村振兴与产业发展的伟大事业中。昔日,他们身披戎装,保家卫国;如今,脱下军装,身披新时代的战袍,成为推动地方经济繁荣的新引擎。他们以智慧为笔,汗水为墨,书写退役不褪色的辉煌篇章。他们不仅是乡村振兴的践行者,更是产业发展的引领者,以实际行动,诠释着退役军人的责任与担当。

近年来,邵东市黄花、玉竹两个“国家地理标志”产业转型升级,实现了由“卖原料”到“卖品牌”的升级转变之路,从田间地头到餐桌美味,退役军人的身影无处不在,他们用军魂铸就金色梦想,书写着乡村振兴的壮丽篇章,为构建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贡献力量。

流光岭镇地处邵东市东部,距县城27公里,打造了黄花特色农业小镇,素有“黄花之乡”的美誉。走进该镇槐子山村,满地黄花分外香,1993年退役的李志军通过“合作社+农户”的方式流转土地,规模化种植,让荒地变成“金色田野”,年产黄花10万吨,助力群众“家门口”就业增收。“我希望大力推动黄花菜产业发展,提高当地群众的经济收入。”李志军表示,虽已退伍多年,但他始终以军人的作风本色要求自己,他希望能让黄花菜走向全国各地,走进千家万户。

邵东市第二届退役军人创新创业“十佳能手”彭志军同样通过合作社的方式种植玉竹。他从事玉竹行业七年,吸纳了当地40余名村民就业,其中包括一些困难户和退役军人,让玉竹成为了群众增收致富的“金钥匙”。彭志军深知,要想让玉竹产业真正焕发光彩,必须走品牌化、高端化的道路,于是他积极引进先进种植技术和管理经验,不断提升玉竹的品质和产量。他的玉竹产品远销海内外,成为了邵东市的一张靓丽名片。

如李志军、彭志军一般扎根邵东热土的退役军人共有360余人,其中20余人是股东,撬动了1.7亿的产业规模,带动440余人就业。他们将黄花、玉竹销售至本地食品加工企业,这些原材料经过精心加工,蜕变为黄花饼、黄花馅、玉竹小脆等深加工产品。退役军人葛向前肩负着将这些美味配送至各门店的重任,三年来,他穿梭于繁忙的车流中,为市民们送上味觉盛宴。

“黄花,被誉为‘母亲花’‘忘忧草’,自古以来便是佳肴良药,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罗雄2015年从广州退役后,继续在新时代的征程上砥砺前行。他成立户外拓展公司,通过“教育+文化+旅游+实践”劳动教育模式,带领学生走进黄花文化体验馆深入了解黄花的种植、采摘、加工等全过程,让更多人感受到黄花文化的深厚内涵和独特魅力,发扬黄花文化的时代价值,推动黄花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有灵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脱下军装后,申建军作为新邵商讲习班的班主任,将他的“四有”品质带到了黄花、玉竹产业的赋能工作中。他认为,企业家们不仅需要技术和管理的才能,更需要一种成熟的企业家精神。因此,他通过讲习班的形式,为从事黄花、玉竹行业的企业家们提供全方位的支持与指导,为产业的繁荣发展开启“加速器”,在他的影响下,更多的企业家们将带着军人的品质,共同书写黄花、玉竹产业的辉煌篇章。

邵东市退役军人事务局积极打造就业创业及创业孵化基地,为退役军人提供政策指导、资源对接及线上线下创业课程培训,帮助他们搭建平台,建立黄花、玉竹销售与加工渠道,推动“黄花文化、产业、科技”的统筹发展。在邵东市廉桥镇揭牌成立的邵阳市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孵化基地进行黄花菜的培育、品种改良,种植实践,与清华大学等高等院校达成合作,为退役军人创业免费提供土地改良,生态循环等科学种养殖课程。

小黄花,大产业,助力乡村。邵东市计划在2025年,创建12万亩黄花基地,培育龙头企业13家、经营主体350个,实现黄花菜产品品牌对产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0%以上。退役军人的军魂在田野间熠熠生辉,他们将继续用实际行动助力黄花、玉竹产业腾飞。

来源:红网邵阳站

作者:戴林霏 孙良才

编辑:戴瑾昕

本文为邵阳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sy.rednet.cn/content/646841/94/14056604.html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重要新闻
  • 专题
  • 公告
  • 湖南
  • 区县
  • 社会
  • 要闻
  • 政务
  • 企业
  • 房产
  • 旅游
  • 汽车
  • 文化
  • 经济
  • 消费
  • 健康
  • 教育
  • 图片
  • 视听
  • 综合
  • 问政
  • 论坛
  • 呼声
  • 乡镇新闻
  • 精彩视频
  • 新闻H5
  • 滚动新闻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邵阳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