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新闻12月30日讯(通讯员 曾小慧)在湖南新宁崀山景区,伴随着螺旋桨快速转动的轰鸣声,“崀山号”直升机从景区广场平稳起飞。游客乘坐直升机从高空视角俯瞰崀山美景,全方位体验“向云端”的新奇感。除了低空旅游,《爱在崀山》大型文旅演出、灯光秀、水舞秀等一批旅游新业态项目也成为游客的热门打卡项目,拉满了崀山旅游的体验感。
崀山推出的旅游新玩法、新产品、新业态,是新宁县聚焦文旅融合、红色文化资源挖掘、丰富旅游业态等方面问题,深入开展“走找想促”活动,将调研成果转化为发展实效的一次生动实践。
“走基层、找问题、想办法、促发展”活动,是湖南省委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大兴调查研究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
今年以来,邵阳市持续深入推进“走找想促”活动,以调研促学促干、以调研破题解难、以调研推动发展,切实将调研成果转化为看得见、摸得着、发展所需、群众满意的实践效果,为全面落实“三高四新”美好蓝图、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邵阳注入了强劲动力。
找准问题靶心 党员干部向下扎根
邵阳市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的决策部署和省委工作要求。4月17日,邵阳市委书记严华主持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大兴调查研究工作,要求认真组织好“走找想促”活动,在务实管用有效上做文章,努力把调研成果转化为破解难题、推动工作的实际成效。
为全面压实工作责任,邵阳第一时间组建市委工作专班,制定实施方案,各县市区、市直各单位上下统筹、一体推进。全市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学习借鉴“浦江经验”,聚焦中央明确的12个方面、省委8个方面、市委10个方面问题,聚焦全市发展重点难点、“老大难”问题,聚焦群众反映强烈的“急难愁盼”问题,聚焦巡视巡察、督查检查、审计、信访等反馈的突出问题,发挥“头雁”作用,带头奔赴广袤乡村、深入田间地头、走进项目现场、来到群众身边,做实调查研究,确保紧扣发展所需、改革所急、基层所盼。截至12月25日,邵阳市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实地调研1.7万余次、深入基层单位7723个、座谈访谈9.1万余人次。
针对调研过程中发现的问题,邵阳市将所有问题的来源、主要内容、办理措施、办理时限、办理效果纳入台账管理,由工作专班专人负责做好问题各个环节的督促提醒、跟踪问效,推动问题及时、高质量解决。
在“头雁”的引领带动下,邵阳市各地各单位同向发力、同频共振,党员干部向下扎根,“走找想促”逐渐成为自觉行动,调查研究在邵阳蔚然成风。截至12月25日,该市通过“走找想促”活动,共收集到意见建议2.06万条,已办理2.03万条。
聚焦群众关切 民生福祉更有质感
“感谢党和政府,如今危楼变广场,等了8年的集体综合楼征拆款终于到手了。”10月20日,邵阳市双清区滨江街道长塘社区19组年过八旬的张志英拿到54800元款项后,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开展“走找想促”活动,根本目的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推动发展。邵阳市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从住房、医疗、就业、教育、养老等“小切口”入手,各地各部门深入基层“破题”,扎根基层“解题”,不断推动活动成果转化为提高人民生活品质的新成效,让民生福祉更有质感。
住房安全问题是关乎人的生命和财产的重要民生问题。针对住房安全问题,邵阳市住建局排查自建房175.58万栋,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和农村危房改造成效明显。纳入2023年城镇老旧小区改造任务的全市380个老旧小区全部完工,完成投资11.55亿元;纳入2023年度农村危房改造的对象开工1064户,竣工率、资金拨付率均为100%。
孩子的教育问题,牵动着每一位家长的心。“走找想促”活动开展以来,邵阳市教育局做到“三走进”“四交谈”(即走进学校、走进教室、走进群众,与学校领导谈、与教师谈、与学生谈、与家长谈),不断整理细化教育工作,对“症”下“药”开“方”。如针对中小学违规补课等教育乱收费问题,该局对全市近3年教育乱收费问题进行自查自纠,督促学校立行立改;针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问题,该局倒排落实时间,组织专项督查,目前全市已建成标准化心理咨询室的中小学校从年初的140所增加到了466所,建立学生心理档案1821个。
医疗问题也牵连着千千万万普通家庭的幸福。邵阳市医保局就异地就医“垫资跑腿”、报销难、等待周期长等问题,寻求省级技术支持和指导,全面实现“湘医保”App/公众号、国家医保服务平台App等多种线上渠道办理异地就医备案。自2023年10月24日零时起,邵阳市正式开通临时外出人员省内异地就医“免备案”服务。
聚力向上攀登 经济发展更显活力
9月26日,邵阳市洞口经开区“新能源车辆生产厂房建设项目”的首批新能源环卫车下线。这是洞口县重点引进的项目,也是洞口经开区首个采用代建方式为纽恩驰(湖南)环境产业有限公司量身打造的工业厂房项目。据了解,该项目于今年3月报建,9月投产,仅用6个月时间就完成了2年才能完成的建设周期。
该项目建设跑出的“加速度”,是洞口县深入开展“走找想促”活动,聚焦重大项目重点企业定向查摆问题,深入项目建设现场协调解决具体困难的有效实践。
栽好梧桐树,引得凤来栖。一流的营商环境是最好的“梧桐树”,是一个地区的核心竞争力。
“走找想促”活动开展以来,邵阳市委领导围绕“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助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课题,结合“企业家接待日”活动、“三送三解三优”行动等,紧盯“水电气”“用工难”“融资难”“用地难”等企业所急、发展所需的问题,出实招破难题,求实效促发展。为抓好招商引资“头等大事”,市县两级党政班子主动出击、精准发力,一方面召开专题会议研究调度湘商回归工作,另一方面带头外出招商,积极主动寻求合作。今年1至11月,市县两级党政班子累计外出招商212次,全市共签约项目347个、金额798.17亿元,其中新引进“三类500强”投资项目27个。
为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全市各地各部门纷纷使出“十八般武艺”——邵阳市发改委积极开展“五大培育行动”,全市市场主体净增5.1万户、总量50.7万户;“湘易办”上线“一网通办”服务事项808项,落地“一件事一次办”事项387项。邵阳市工信局借力数字化,促进传统企业转型升级,推动770家中小微工业企业“上平台”,72家企业入选2023年省级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三化”重点项目。邵阳县成立“政策兑现办公室”,实现企业优惠“一周办结”,累计减税降费1.4亿元,兑付惠企资金2.7亿元。大祥区建立区乡村三级“帮代办”服务体系,963名“企业秘书”为企业纾困解难900余个……
数据显示:今年1至11月,邵阳市31个省重点项目、356个市重点项目分别完成投资239.31亿元、687.2亿元。全市13项主要经济指标中,10项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改革发展恰逢其势,大兴调研正当其时。下一步,邵阳市将继续用好用活“走找想促”四字诀,不断向下扎根,让“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在邵阳大地越吹越劲,实现全市各项事业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遍地开花。
来源:红网邵阳站
作者:曾小慧
编辑:李娟
本文为邵阳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