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退役军人创业故事丨姚术东:初心不改 驰骋在希望的田野上

编者按:红色潇湘,薪火相传。循着红色足迹,广大退役军人在新时代新征程新战场,用一串串坚实脚印,谱写出一曲曲奋斗赞歌,宛如一颗颗星、一盏盏灯、一簇簇火,闪耀在三湘大地,续写着红色华章。红网邵阳站将陆续推出退役军人创业故事系列报道。今天,让我们一起来认识创业能手姚术东。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李娟 通讯员 杨松华 谭希晨 邵阳报道

微信图片_20231113133109.jpg

姚术东是新宁县万塘乡赤塔村人,于1992年退伍,2008年回乡创业,2023年入围“湖南省十佳农民”人选名单。

广袤的田野上,姚术东坐在收割机驾驶室内,全神贯注地行进在金色的稻浪中,伴随着机器的轰鸣,稻谷有序分离,颗粒归仓。连日来,姚术东忙着收割晚稻,现在已经进入收尾阶段。姚术东说,今年双季稻的产量预计达到100万公斤。

微信图片_20231113133125.jpg

姚术东带领村民忙着收割晚稻。

回乡创业,助力荒地变良田

1992年,姚术东退伍后转业安置,成为了福建省莆田市江口镇一名城管。虽然端上了“铁饭碗”,但是他依然很关心家乡的发展。随着村里青年大量外出务工,越来越多的农田荒废,姚术东很心痛。经过反复思量,姚术东决定回乡创业,把这些荒地利用起来。“手中有粮、心中不慌。所以我就选择种粮,以此来报效国家,回馈家乡。”姚术东告诉记者,他出生在这里,这有他儿时的记忆,对父老乡亲也充满了深厚感情。

2008年,姚术东成立了新宁县赤塔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为提高粮食产量,他积极响应双季稻种植的号召,把流转过来的2000亩良田全部种上了双季稻。

天有不测风云,姚术东第一年种植的晚稻就遇寒潮,再加上虫害,使得当年减产60%,所有努力和愿望都会化为泡影。

“为了种好田、多产粮,我积极参加省、市、县各级组织的农业技术专项培训,认真听取教授和专家的授课,并带着问题及时请教教授和专家。”经过部队多年磨练出来的顽强意志让姚术东沉下心来,他全身心投入到专业种植的领域中去。随着种植规模的不断扩大,新设备的引进,姚术东每天在田里一呆就是一整天,掌握了熟练的操作技巧。

种田技术提升了,效益好了,大家也纷纷主动加入到种粮队伍中来。一些年轻的退役军人和村民学习农机操作,一些退役军人家属和其他村民则负责部分田地的人工耕作或农田灌溉。“姚总对我们退役军人和合作社其他员工都非常的照顾,他常说,战士不能让战友在战场上掉队,同样,也不能让我们在生活上掉队,合作社就是我们温暖的大家庭。”新宁县赤塔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员工姚海良说道。

微信图片_20231113133143.jpg

姚术东筹资建设村里的基础设施。

反哺家乡 彰显军人本色

赤塔村地势崎岖,水源稀缺。村里种植了2000亩的脐橙,由于常年缺水,导致产量低。2020年,姚术东出资5万余元,并向上级政府争取资金,同时发动村民出力一起铺设多条水管,将地底的水引到山上。因为水源充足,漫山脐橙的长势很好,产量也大幅提升,脐橙每年的收入从之前的200万增长到现在的800万元。

近年来,姚术东共筹措资金2000多万元,投入到道路、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之中,复垦抛荒耕地400多亩,新增高标准农田300多亩。同时,他还积极捐款帮助困难群众,捐献抗疫、抗旱物资6万多元。

如今的赤塔村,已呈现出一幅现代生态农业的新画卷。“下一步,我们将充分利用良好的生态资源优势,探索稻鱼、稻虾等立体生态综合养殖模式,做足粮食文章,让群众的粮仓更满、收益更大,蹚出乡村振兴致富路。”姚术东对未来充满希望。

来源:红网邵阳站

作者:李娟 杨松华 谭希晨

编辑:戴瑾昕

本文为邵阳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sy.rednet.cn/content/646755/57/13254922.html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重要新闻
  • 专题
  • 公告
  • 湖南
  • 区县
  • 社会
  • 要闻
  • 政务
  • 企业
  • 房产
  • 旅游
  • 汽车
  • 文化
  • 经济
  • 消费
  • 健康
  • 教育
  • 图片
  • 视听
  • 综合
  • 问政
  • 论坛
  • 呼声
  • 乡镇新闻
  • 精彩视频
  • 新闻H5
  • 滚动新闻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邵阳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