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服务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基层社会治理的有力推手。如今,在邵阳,随着志愿服务常态化、全民化、全域化开展,越来越多市民成为志愿服务的参与者,无论在乡村的田间地头,还是在城市的街头巷尾,“红马甲”用朴实的行动,感染人心、温暖人心、激励人心,凝聚起磅礴的崇德向善力量。
参与社会治理 促进平安建设
我市志愿服务力量积极参与社会治理,精准对接群众需求,精心化解群众诉求,高效打通基层社会治理中的痛点堵点,推动政府治理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
市法律援助志愿者在大祥区紫霞社区开展“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活动。
各地通过普法宣传、法律援助、权益保护、社会调解等志愿服务,保障广大群众特别是困难群众的合法权益、促进社会的公平正义。市司法局志愿者结合法治宣传、法律援助等职能,广泛开展“学习雷锋精神·保护妇女权益”“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护航邵蕾·关爱成长”“法援进社区·关爱老年人”等活动。去年,邵阳学院175名大学生志愿者参与送法下乡活动,累计服务1078.5小时。
我市各地火热开展社区居家养老、农村互助养老、社区协商议事、社区融入等社区志愿服务,进一步提升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守望相助的社区氛围,加强了基层社会治理。大祥区把全区14个乡镇街道,98个村(社区),划分为524个基础网格,按照“一格一员”的原则确定524名网格志愿者,带领3000余名楼栋志愿者,参与居民自治、创建文明城市、扶贫帮困等工作,做到“小事不出楼栋,大事不出社区”。洞口县广泛发动志愿者参与到防学生溺水、交通劝导、矛盾化解等社会治理工作中,努力打造“六零村”(零事故、零非访、零发案、零违建、零污染、零疫情)。
倡导移风易俗 引领文明新风
“一老一小”关爱帮扶、社会救助、社区治理、乡村振兴、移风易俗……我市的志愿服务不断向纵深发展。无处不在的“红马甲”,引导着文明向善的时代新风尚。
绥宁县志愿者在帮助群众收水稻。
邵阳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引导群众婚事新办、丧事简办、余事不办、好事多办,杜绝铺张浪费,破除封建迷信,摒弃婚丧陋习。该县文明办还联合县民政局指导419个村(社区)修订完善好村规民约,组建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村民议事会、禁毒禁赌协会,不断推进移风易俗工作制度化、常态化。绥宁县通过志愿服务持续深化公民道德建设工程,组织开展道德评议、文明评选,褒奖善行义举、惩戒道德失范行为,引导群众不断提高道德素养,培育文明新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截至目前,绥宁县已培育市级道德模范7名、邵阳好人30名、湖南好人9名、全国文明家庭1个、省级文明家庭5个。
城步白茅坪镇志愿者在开展乡村清洁行动。
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在市政务服务大厅设置“帮代办”专窗,成立由43名工作人员组成的“帮代办”志愿服务队,为群众提供贴心服务,去年共为群众“帮代办”908件事情。市燃气公司以便民为中心,全力落实便民措施,按“九有”标准完善新时代文明实践学雷锋志愿服务站,每天安排志愿者在公司营业大厅常态化开展志愿服务。
踊跃深入基层 加速共同富裕
我市志愿者和志愿服务组织踊跃投身脱贫攻坚、乡村振兴、产业发展等事业,积极为实现共同富裕贡献志愿力量。
市委统战部结合统战特色,开展系列志愿服务活动,到乡村振兴联点村李子塘村开展“帮扶救助送温暖”慰问、“乡村振兴我助力” 等活动,到大祥区板桥乡渡头桥镇中心完小开展“书润童心,伴爱成长”关爱留守儿童志愿服务活动,为学校捐赠图书3000余册。市残联开展助力乡村振兴无障“爱”行动志愿服务活动,向结对帮扶村的残疾人士捐赠54辆轮椅、76根拐杖等辅助器具和生活用品,提高困境人士的生活质量。市科技局开展“科学普及”系列活动,志愿者们走进田间地头,将“致富经”送到群众手上。
隆回县人社局志愿者助力群众务工。
去年,新宁县连续3个多月无降水,该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发出抗旱救灾号召,全县1.5万人次志愿者深入乡村,协助农户抗旱。隆回县人社局志愿服务队,立足岗位职能开展就业帮扶志愿服务,率先在全市成立“零工驿站”,帮助群众解决就业难题。新邵县陈家坊镇党员志愿者通过指导群众发展“一村一品、一片一特色”的特色农业产业,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坚强保证。
来源:云邵阳
作者:欧阳德珍 刘光怀 赵智娅 李金雄
编辑:戴瑾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