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邵迎光:传统篾竹编织手艺为乡村振兴助力

红网时刻新闻2月24日讯(通讯员 何雯 肖晔 肖萍)2月23日,新邵县迎光乡集中村年近七旬的翟海清一大早就忙活开了,先将一根长长的竹子锯成合适的小段,再分篾、刮青、剖丝、编织……一挑一落间,一个结实、美观的竹筛雏形立马清晰可见,动作娴熟利落,一气呵成。

1.jpeg

翟海清从15岁开始跟着祖辈学做竹编,至今已有53年。他做事认真,手法麻利,大号簸箕一天可做两个,小麻筛能做五六个。他编织的麻筛、团箕、簸箕等生活用品牢固精巧,深受市场欢迎,其中大号簸箕最高可卖120多块钱一个,小小麻筛也能卖到50至60元不等,日均纯收入100多元。与竹子朝夕相伴了大半辈子的翟海清,凭借自己的勤劳扎实和精湛手艺,让家人的日子过得如竹子拔节一样节节高。因为生活环境的耳濡目染,翟海清的儿子、孙子也都学会了竹编技艺,在外务工的他们,每次回家都会 “一显身手”。

“我做竹编手艺五十多年了,只要身体健康,我会一直做下去。老祖宗传下的这门手艺,绝不能失传了。”翟海清说。

耄耋之年的翟如喜是集中村的老支部书记,他身体硬朗、精神矍铄,每天最开心的事就是,叼着100多年竹鞭做的老烟斗,一边看戏曲一边做竹编,真正是老有所为、老有所乐。

2.jpeg

据集中村党支部书记翟如芳介绍,集中村是有名的竹编村,竹编手艺代代传承。竹编制品曾经是山区人们日常生活和生产劳作不可缺少的一种器具,鼎盛时期村里家家户户编织竹篾,产品畅销桃源、武冈、沅陵等地。有的篾匠还远走他乡提供上门服务,一去就是数月半载,期间将工钱邮寄回家。随着时代的进步,许多竹编用品已被各种经济、轻巧的塑料制品取代,竹编手艺已不再是集中村村民的主要谋生手段,但像翟海清这样的篾匠仍有70余户,他们用勤劳的双手在竹片中灵活地穿梭,“一压一挑”编织着幸福生活,“一经一纬”连接着美好未来。

DSCF7763.jpeg

“我们集中村竹编手艺历史悠久,代代相传,现在全村还有70余户从事这个行业。今后,我们会保护好、发展好、传承好这个传统手艺,为乡村振兴注入活力。”翟如芳说。

来源:红网邵阳站

作者:何雯 肖晔 肖萍

编辑:曾珍

本文为邵阳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sy.rednet.cn/content/646746/68/12360116.html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重要新闻
  • 专题
  • 公告
  • 湖南
  • 区县
  • 社会
  • 要闻
  • 政务
  • 企业
  • 房产
  • 旅游
  • 汽车
  • 文化
  • 经济
  • 消费
  • 健康
  • 教育
  • 图片
  • 视听
  • 综合
  • 问政
  • 论坛
  • 呼声
  • 乡镇新闻
  • 精彩视频
  • 新闻H5
  • 滚动新闻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邵阳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