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邵阳县九公桥镇:“旱改水”改出新“稻”路

图片1.png

红网时刻新闻9月25日讯(记者 肖也 通讯员 佘美林)“旱改水”项目是为土地提质增效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惠民利民的民生工程。今年以来,邵阳县九公桥镇积极推进“旱改水”项目建设,通过把旱田、荒地改为水田,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提升农村土地收益,进一步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走出一条乡村振兴新“”路。

9月21日,记者走进九公桥镇塘洪村、大湾村“旱改水”项目现场,只见一块块整齐的方格田连成片,刚种植的水稻长势良好,村民在稻田里来回穿梭施肥。据介绍,两个村“旱改水”总面积155亩,新增水田面积138亩,项目的建成除了增加有效水田面积外,还进一步提升了耕地质量。

图片2.png

“以前这里都是荒地,我们采取由村里直接实施的方式,仅用4个月不到的时间,就完成了施工和秧苗移栽。”负责“旱改水”项目施工建设的蒋五元介绍,建设过程中,他们采取交叉施工、平行推进,实现了管道铺设与土地平整的一体推进。

用水问题是“旱改水”项目成败的关键。蒋五元告诉记者,他的团队有丰富整改经验,根据现场的情况,他们采用口径更大的输水管道,并在每个片区设置独立控制阀,预留出分流空间,确保各区域高效用水。此外,还修建了一个备用泵房,以充分保障水田后期用水。

目前,该项目已经完成土地平整工程及灌溉排水工程,同时整修了沟渠和道路,并实现了水稻规模化和机械化种植相结合。而在九公桥白竹村,这里的“旱改水”项目实施的更早一些。

该村支部书记刘利华表示,肥力低、地不平、缺水,村里146亩土地曾让村民“为难”了几十年。如今,实施“旱改水”后,水龙头安装在了田坎上,农机下了田,彻底让“劣田”变成了“良田”。“从前种田都是人挑水或抽水,费时费力,现在打开闸阀水就来了,而且现在都是机耕,省事还高效。” 刘利华高兴地说。

图片3.png

据了解,白竹村“旱改水”项目立项146亩,改造过程中考虑到地形、建设水利设施和机耕道等原因,共改造水田141亩。今年种植中稻45亩已收割,平均产量每亩1000斤,现在种植的86亩晚稻均已抽穗。通过“旱改水”项目,村民可获得土地流转租金每亩150元,在这里务农做事还有工资拿,在增加了经济收入的同时还调动了村民的种田积极性。

俯瞰白竹村,原来的荒地都变成了一块块方格田,其间排灌沟纵横交错,机耕路四通八达,一幅美丽的田园画卷呈现在眼前。九公桥镇党委委员、人大主席夏晓钢表示,“旱改水”项目建成后,不仅让土地面貌焕然一新,“盘”活了土地、“改”出了美景、“整”富了乡村,还对提高耕地质量,优化农业生产布局,促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

下一步,九公桥镇将继续在实施“旱改水”项目上持续发力,确保广大村民真正从中受益,实现土地“小块并大块”“旱地变水田”“低产变高产”,全力助推乡村振兴。

来源:红网邵阳站

作者:肖也 佘美林

编辑:戴瑾昕

本文为邵阳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sy.rednet.cn/content/646743/69/13086175.html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重要新闻
  • 专题
  • 公告
  • 湖南
  • 区县
  • 社会
  • 要闻
  • 政务
  • 企业
  • 房产
  • 旅游
  • 汽车
  • 文化
  • 经济
  • 消费
  • 健康
  • 教育
  • 图片
  • 视听
  • 综合
  • 问政
  • 论坛
  • 呼声
  • 乡镇新闻
  • 精彩视频
  • 新闻H5
  • 滚动新闻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邵阳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