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新闻8月4日讯(通讯员 王啟涛)近年来,邵阳县九公桥镇坚持把推进乡村振兴作为新阶段下全镇中心工作总抓手,立足新阶段、奋进新征程,在“抓实党建引领”“推动基层治理”“筑牢返贫底线”“壮大集体经济”四个方面持续发力,建强基层党组织、提升治理水平、扎实开展监测帮扶、不断推进产业富民进程,抓实抓细各项措施,以“四个发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抓实党建引领,在“发展”上持续发力
坚持党建引领,以建强基层党组织为抓手,着力打造一支结构合理、素质高强、忠诚干净担当的基层党员干部队伍。在抓党建促乡村振兴上,全镇1000余名党员干部,10支驻村帮扶工作队主动融入,主动作为,以创建党建示范点为目标,以党建引领镇域社会经济发展,探索推行“龙头企业+党支部+合作社+基地+农户”的“五位一体”产业发展模式,全镇24个村(社区)都成立了振裕三农有限公司,深入推进村“两委”委员与村办合作社管理人员双向进入、交叉任职,村“两委”其他成员、第一书记、党员致富带头人参与生产经营的管理模式,极力在合作社带富、产业兴村、助农增收上下足实功,发挥作用。目前,全镇党员干部中83名党员已成为合作社理事会成员及骨干社员,“党员干部带头、群众自愿参与”的发展趋势已然成型。
推动基层治理,在“共治”上持续发力
把住“干群共治”这一基层治理关键点,动员群众共同参与基层社会治理,“平安九公桥”创建实现由“干部自唱独角戏”向“干群齐奏大合唱”转变。深化实施“四议两公开”,完善党领导下村民自治的议事协商机制,让村民自己“说事、议事、主事”,为基层治理“通络”“强筋”。结合村民代表联系服务群众、网格矩阵建设等各项工作,将所有参与网格工作的村民代表、党员、干部、网格志愿者等整合成一支队伍,凝聚集体力量,发挥政策宣传员、民情联络员、安全防护员和文明示范员等“四员”作用,大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党风引领民风向好转变。今年来,依托党群共治,共调解邻里矛盾近74宗,受理信访案件20宗,成功办结15宗,化解历史积案4宗,党群共治下的基层治理取得良好成效。
筑牢返贫底线,在“监测”上持续发力
以“动态监测”为机制、以“一线走访”为方法、以“问题发现”为导向,所有党员干部主动担负起防返贫监测工作任务,把工作责任触角下沉到“神经末梢”。以村民为单位、以监测户为中心,向外延伸到一般户、脱贫户,下沉责任,织密防返贫“监测网”,通过入户走访,面对面采集家庭收入、“两不愁三保障”指标巩固提升、收集产业发展需求等方法,谈发展、听意见、解难题,扎实做好动态监测、精准帮扶、风险消除等工作。今年以来,全镇共排查农村户籍13947户50590人,新纳入监测户6户33人,消除风险5户8人,严格按照省防返贫监测与帮扶管理平台管理办法的要求,认真做好风险预警信息签收和风险预警处置工作,共处理54个风险预警数据,签收率和处置率达100%,有效筑牢防返贫监测安全屏障。
壮大集体经济,在“增收”上持续发力
将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列入村党组织书记考核重要内容,成立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领导小组,形成“党委统筹、支部引带、干群联动”的集体经济发展思路;针对村集体经济来源单一、持续增收难度大等问题,镇村两级共同研讨商议,因村施策,对各村集体经济逐一分析研判,围绕产业发展布局,因地制宜探索集体经济发展形式。如该镇金盆村地处资水河畔,土质肥沃,经镇村两级调研及征求村民意见,科学制定发展规模种植产业方案,聘请市农科院专家担任技术指导,长沙红星集团负责销售,三方签订长期战略合作协议,发展双季稻种植300亩以上,打造油茶基地600余亩,流转土地230亩打造蔬菜种植基地,搭建蔬菜大棚80亩,建设高标准蔬菜基地200余亩,2022年,金盆村集体经济收入17.6万元。成功实现“资源优势——产业发展——经济效益”经济链打造,既美了乡村建设的“面子”又鼓了村民的“钱袋子”。
来源:红网邵阳站
作者:王啟涛
编辑:戴瑾昕
本文为邵阳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