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全程机械化 “双抢”不用愁 洞口县30万亩早稻开镰收割

图片1.png

红网时刻新闻7月19日讯(通讯员 谢定局 刘兴光)“水稻生产实现全程机械化,稻谷从农田到粮仓只要24小时。”近日,洞口县高沙镇石榴村“金穗谷物种植专业合作社”的4台收割机在金黄的稻浪里来回穿梭,割穗、脱粒、排草、筛选、装车等一气呵成。该村党支部书记尹邦忠介绍,该村1400多亩早稻正式开镰收割,10天之内可以完成早稻收割。

图片2.png

据悉,石榴村是全省粮食生产先进村。2014年以来,该村由村委会牵头成立“金穗谷物种植专业合作社”,采用“基地+合作社+农户”的模式,成功打造从生产到加工的全机械化产业链。合作社先后购置了犁田机、高速插秧机、收割机、无人植保机、烘干机,成功打造育秧流水线和大米加工流水线,农业生产从犁田插秧到收割烘干到碾米加工全程实现机械化操作,建立了产、供、销服务一条龙体系。“10多分钟就可以收完一亩田,全程机械化,‘双抢’不用愁。”合作社经理杨期明介绍,收割机一上来,犁田机马上下田犁地,实现了从早稻收割到晚稻插秧的无缝对接。

图片3.png

连日来,雪峰山下的广大农村纷纷抢抓晴好天气,组织农机收割早稻,确保颗粒归仓。洞口是我省粮食生产大县,获2021年度落实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真抓实干督察激励优秀县。2022年,该县播种水稻98万亩,其中,早稻30.2万亩。

在该县毓兰镇广育村升农农机专业合作社,刚刚收割的早稻田里两台翻耕机正在开足马力犁田,成群的白鹭忙着抢食昆虫。合作社负责人王时青说:“7月7日开始,合作社的早稻就陆续成熟,今年的产量比往年略有增加,现在已经收割了600亩,月底能够全面完成‘双抢’任务。”52岁的王时青2014年就开始流转土地种植水稻,双季稻种植面积逐年增加,今年已达到1000亩以上。在王时青的身后,两台抛秧机在机手熟练的操控下“撒着欢”,工人分工明确在抛秧机上进行机械作业。王时青介绍,以往十个劳力一天只能插五亩左右,现在一台抛秧机一天就能插满60亩,实现机械化作业后不仅省时省力,更节约成本。

今年,该县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粮食奖补政策,对全县农田水稻种植进行网格化管理,引导老百姓种植双季稻,并派出农技小分队对种粮大户的早稻选种、育秧、病虫害防治等进行全程科学指导。

来源:红网邵阳站

作者:谢定局 刘兴光

编辑:李娟

本文为邵阳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sy.rednet.cn/content/2022/07/19/11539185.html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重要新闻
  • 专题
  • 公告
  • 湖南
  • 区县
  • 社会
  • 要闻
  • 政务
  • 企业
  • 房产
  • 旅游
  • 汽车
  • 文化
  • 经济
  • 消费
  • 健康
  • 教育
  • 图片
  • 视听
  • 综合
  • 问政
  • 论坛
  • 呼声
  • 乡镇新闻
  • 精彩视频
  • 新闻H5
  • 滚动新闻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邵阳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