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新闻5月12日讯(通讯员 李进锋 邱文丽 张海兵)一袭白衣,一顶燕帽 。5月12日是国际护士节,新冠肺炎疫情以来,他们中有的人深入抗疫一线,勇敢直面病毒;有的人扎根病房,守护患者身体健康。他们用无私的奉献,诠释着最美丽的坚守。
“70后”蒋姣华:择一事而终一生
“您好,请您靠边,查看一下健康码”,5月11日,在二广高速安邵段新邵西收费站,一位身穿防护服的“大白”正在对来往人员和车辆实行核查。这位“大白”就是蒋姣华。
从第一次身着白衣、头戴燕尾,至今已有31年。从普通护士到护士长,从满头青丝到华发渐生,蒋姣华用真情为病患解除身心的痛苦,将人生中最美好的年华都奉献给了护理事业。
今年疫情防控期间,蒋姣华每天轮流到高速收费站路口对来往人员和车辆实行核查,科学劝导。
3月下旬蒋姣华还到邵阳市新宁县支援抗疫,进行核酸采样工作。核酸采样人多的时候,一天要采样一千余人,蒋姣华是个左撇子,一天下来不停地核酸采样,胳膊都动不了了,就像肩周炎犯了。
“天气热的时候,穿着防护服不透气,衣服都湿了,有一次汗水把脚都泡发炎了,工作虽然让人疲惫,但是作为医护人员,当有需要,我们就有责任和义务肩负起抗击疫情的工作。”蒋姣华说。
临近退休,蒋姣华还一直坚守在岗位,在需要她的时候,毅然地站到疫情防控的前线。一路走来,虽青春逝去,但初心不改。执着的坚守,是她对护理事业最长情的告白。
“80后”谭娜:白衣天使也是白衣战士
快速消毒、拿出棉签、认真检测、放入管中……
这些日子,核酸采样是谭娜不断重复要做的工作。一天下来这样的动作,谭娜也不知道要重复多少次。每次核酸采样从上岗到结束要站着持续5个小时。
当生活按下暂停键的时候,医护人员的工作却按下了倍速健,“前段时间一直在做核酸采样,每次完成工作后,当我依次脱去外层手套、防护面屏、防护服、鞋套、帽子、口罩时,人已精疲力竭,脸上被防护口罩勒出深深的勒痕,衣服被汗水浸湿,但是我没有任何怨言,想奉献自己的微薄之力,愿疫霾能早日散去。”
怀揣着对白衣天使的敬仰,谭娜义无反顾地选择了护士职业,“通过对护理专业的学习,真正认识到护士职业救死扶伤的伟大,工作之后发现护士需要有耐心、细心和责任心,要有职业素养。”谭娜说。
工作十五年来,谭娜日复一日地将全部精力、责任、义务和品德奉献给每一位病人,在护理岗位上始终兢兢业业,无怨无悔,默默无闻地奉献,用满腔真情去感动每一位病人的心灵,并得到患者们的赞许,曾先后两次被评为县先进个人。
“90后”谢飞:平凡岗位闪耀青春光芒
每天早上8时,换上洁白的护士服,谢飞就开始了她一天的坚守,查病房、整理病例、为病人打针、输液……
今年是谢飞走上护理岗位的第9个年头。虽然是90后,但工作的历练使她逐渐成熟,她努力为患者服务,感受收获时的满心欢喜。
“护理工作是忙碌而又有温度的工作,每天干着重复的工作但是却不容有意思差错。虽然很累,但是在看到病人的笑容,病人出院后对你的那份肯定,我觉得一切都是值得的。”谢飞说。
面对工作,谢飞一丝不苟,面对患者,她无微不至。为了更好地掌握病人情况,谢飞常常抽时间坐在病人身边耐心地陪病人聊天,通过聊天细心观察病人心理和病情变化,并及时把掌握的信息传递给主治医生或科室主任,以便最大限度减少病人出现突发情况的风险。
在平凡的护理岗位上,谢飞以严谨的工作态度、精湛的护理技术赢得了属于自己的鲜花和掌声。
来源:红网邵阳站
作者:李进锋 邱文丽 张海兵
编辑:曾珍
本文为邵阳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