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数字湖南丨款款走来的城陵矶港口,满是聪慧

编者按:湖南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报告提出,大力发展“大智移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加快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建设数字湖南、数字政府、数字社会,让数字文明造福全省人民。红网时刻推出《数字湖南》系列报道,以微纪录片的方式沉入数字化生活现场,聚焦数字家庭、数字港口、数字街道、数字车间、数字大棚、数字工地等,感受最火热的数字生活。

WechatIMG98.jpeg

岳阳城陵矶码头。

WechatIMG100.jpeg

再过几个月,港口将实现轨道吊场桥的自动化操作。

红网时刻记者 杨艳 张必闻 岳阳报道

1月1日,碧水,蓝天。

岳阳城陵矶码头,集装箱鳞次栉比,放眼望去空无一人,映入眼帘的只有一片红色“机械矩阵”。巨大的集装箱就像是一个个积木,被抓起后稳稳地卸载到抵达的智能集卡上整个生产作业如行云流水,井然有序。

说到港口,人们的印象是百货山积,桅樯林立。当下,城陵矶依然繁忙,但悄然而至的新一轮数字化浪潮,正深刻改变着港口的点点滴滴。

“曾经,我们要在20多米高的操控室里连轴转10多小时,夏热冬寒风雨无阻,一个班作业下来,腰酸背痛。”远控自动化技术的引入,让唐继亮的工作内容发生了巨大转变。城陵矶开港后便在这里当吊车手的他,对港口数字化有着切身的体会。

再过三个月,他便能搬进湖南省港务集团有限公司7楼远程操作间,这里宽敞舒适,工作台是数台高清显示器,手边的机械操作杆则换成了远程操控的电子按键和手柄,“工友们常常开玩笑说,现在操作龙门吊就像打游戏,依旧很考验技术,但有趣得很。”

依托三一重工港机事业部的轨道吊智能控制技术,港口即将实现轨道吊场桥的自动化操作。三一重工驻点城陵矶港口的工程师蔡慧明用“多、快、好、省”形容了这套技术:多,一个操作员能同时操作8台机器;快,根据自主研发的技术实现路径最优化;好,16个激光雷达扫描仪覆盖相距作业安全和车道作业安全,做好安全最好;省,原来4个班需要32个操作员,现在只需要12个。

正在酝酿的无人智能化港口体系,还将实现自动完成从入港停泊到卸货、再到装货出港在内的操作,全程不需要人工干预。进出港区的闸口无人值守,过闸车辆信息将自动识别……一个以AI赋能的现代化港口向我们走来。

源头端保“量”,输出端提“质”,成绩喜人。数据显示,2021全年,城陵矶港口共计完成集装箱吞吐量60.06万TEU,同比增长18.08%。这个尽得江湖之利的千年港埠,正在焕发无限生机。

数字湖南|长沙这户“数字家庭”享受“智感”触手可及

数字湖南丨e键加速 智慧物流打通末端无人配送“最后一公里”

来源:红网

作者:杨艳 张必闻

编辑:高芹

本文为邵阳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sy.rednet.cn/content/2022/01/06/10719218.html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重要新闻
  • 专题
  • 公告
  • 湖南
  • 区县
  • 社会
  • 要闻
  • 政务
  • 企业
  • 房产
  • 旅游
  • 汽车
  • 文化
  • 经济
  • 消费
  • 健康
  • 教育
  • 图片
  • 视听
  • 综合
  • 问政
  • 论坛
  • 呼声
  • 乡镇新闻
  • 精彩视频
  • 新闻H5
  • 滚动新闻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邵阳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