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双有故事的手。
红网时刻6月1日讯(通讯员 刘金汉)“老唐,最近手怎么样了,好点没。”洞口县古楼乡驻村帮扶工作队队长、第一书记文立中最近老惦记着贫困户、传统手工制茶人唐贤标的那双手。
“你看,好多了,夏茶做出来口感不好,这段时间不用制茶,好起来也就快了很多。”唐贤标把指头上缠着松了的医用胶带紧了紧,满脸皱纹在脸上纵横交错,农家汉子淳朴、内敛的气质展露无遗。
“盖房子多请点工人,你这双手可是宝贝,要保护好,等夏季过了,秋茶就要开始了。”看着唐贤标在新加盖房子施工现场忙前忙后,文立中又担心起了他那双手。
“文队长你就放心吧,我自己会小心的,这不上半年挣了点钱,盘算着下半年把规模再扩大一点,场地也就不够用了。”今年上半年,在驻村工作队的大力扶持和极力推介下,唐贤标的传统手工茶卖得很好,对于下一步发展,他也有了新的目标和梦想,于是就准备把房子加盖几间专门用来做制茶作坊。
唐贤标所在的古楼村,是古楼云雾茶的发祥地和传承点。据唐贤标介绍,小时候,家家户户都制茶,大人把茶叶从高山上采摘回来,又出去干其他农活了,留着小孩儿就在家里揉茶、发汗、晾干等。也就是从记事起,唐贤标就开始接触制茶,后来又进入茶厂,并成为古楼茶厂的六位传统手工制茶大师之一,也因为技术过硬,他还入党,成为了茶厂中坚力量。
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传统手工制茶因成本高、产能低而逐渐被冷落、被排斥,最终被彻底抛弃。而规模化的企业运作,也让古楼茶的客户受众更加广泛,这两年,村里新开的几家茶厂靠着现代制茶工艺,生意也是蒸蒸日上。而唐贤标在传统手工制茶技艺没落的过程中却成为了时代的弃子,离开茶厂后的他,上有老人要赡养,下有小孩要上学,守着靠天吃饭的几亩旱地,一家人日子越过越拮据,几年下来,唐贤标一家进入了贫困户之列。
共产党员本应该成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先锋模范,可看看自己的境况,唐贤标很是无奈。他也曾尝试着用传统工艺制茶,希望改善一下生活现状,可做出来的产品却有货无市,屡屡碰壁,几番折腾后,唐贤标选择了向命运妥协。直到2015年,脱贫攻坚驻村帮扶队开始进驻古楼村,一切发生了变化……
“古楼云雾茶作为湘黔古道上的一个传统品牌,就是靠着传统手工制茶技术而跻身宫廷贡茶之列,这里上了年纪的人几乎人人会传统手工制茶技术,尤其是贫困户当中还不乏制茶高手,我们是不是可以考虑从这方面做点文章。”驻村工作队进驻前,队员曾洪源就做足了功课,因此在第一次驻村工作队碰头会上,他的提议立即得到大家一致赞同。
经过几天的连续走访,工作队对贫困户因何致贫、当前生活生产状况等情况有了比较全面了解,在与村支两委商量后,全村的建档立卡贫困户都被组织到村委会参加交流会。工作队长文立中开门见山,说出了关于恢复和扶持传统手工制茶的想法,并号召大家参与进来。
近些年,也有人和唐贤标一样不服输,先后做过尝试,但是最终结果一样,手工茶生产出来了,顾客却寥寥无几,经常是没盈利不说还赔成本。因此,对于工作队的提议,贫困户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没一个人站出来响应。
眼看工作难以开展,文立中又说道:“我们也知道大家的顾虑,关于销路问题,我们工作队来想办法,现在传统手工制作的东西,市场上是很受欢迎的。”
工作队百般劝说无果,但他们说到的具体计划方案,却让唐贤标心中那团火瞬间被点燃:“我参加,我来试试,我是共产党员,也是从茶厂出来的。”
关键时候,作为共产党员的唐贤标主动站了出来,起到了较好的示范作用,当场又有几名贫困户报了名,表示愿意跟着工作队试试,还有很多贫困户表示愿意加入,帮着采摘茶叶。
唐贤标把家里闲置了多年的制茶工具都翻了出来,清理整修,敲敲打打好些天,所有的东西都准备好后,正赶上春茶出来。虽然报名了,但是唐贤标还是想着要稳重点,而且他想一次性拿出看家本领,制出最好的茶。为此,他和老婆背上背篓,向高山进发。因为只有高山深处的野生茶制出来的产品才是口感最好、营养价值最高的,也只有自己亲自采摘才能确保每一片茶叶都是最好的原材料。
于是,从采摘到晾干,再到搓揉、发汗、炭火烘干等,每一个环节,唐贤标都是亲力亲为,而且不借助任何现代工艺,完全按照传统手工操作。这期间,驻村工作队也没少往唐贤标家里跑,大家一起像等待一个新生命一样,期待着唐贤标的双手能变一个给大家希望和力量的宝贝出来。
“那时在茶厂制茶留下的老毛病,用力多了,指关节就钻心痛,可他像着了魔一样,有些事情,明明我可以帮忙的,他还是坚持要自己来。”看着丈夫双手肿胀的指关节,唐贤标的妻子就心痛落泪,可她也知道,唐贤标那是心中憋着一股劲,奔着希望去的,只有当晚上歇下来了,她才能帮唐贤标揉揉关节,打盆热水泡一泡。
“文队长,茶制出来了,你们尝尝。”听说工作队又要过来,唐贤标拿出自己精心制作终于出炉的新茶泡上一壶,就让工作队先尝尝。
“那是一种有着大自然原汁原味的清幽淡香,喝上一杯总能让你回味无穷。”曾洪源说起第一次品尝唐贤标的手工茶,至今还是会砸吧砸吧嘴。
“这么好的茶,这么好的制茶技艺不传承下来,不推介出去,简直太浪费了,老唐,你就安心负责制茶,我们工作队就是不睡觉,就是跑烂鞋也要把你这茶叶推介出去。”文立中一杯清茶下肚,顿感豪情千丈。
于是,先从亲戚朋友“下手”,工作队拿着没有包装的茶叶,就简单一个小袋子装着到处推销。
“文兄啊!上次推荐的茶叶非常不错,是哪里产的,我还想买点。”
“洪源老弟,你这是哪里发现的宝贝啊,我们公司以后的茶叶就找你了,我这边招待客户,都在问我呢,估计他们也想买。”
驻村工作队的推介起了作用,唐贤标制出来的第一批茶叶转眼就买了个精光,传统手工茶也从曾经的有货无市变成了有市无货。工作队又趁热打铁,帮助村里注册了“古楼村”品牌,并为唐贤标量身定做了“扶贫茶”的宣传文案。一时间,订单纷沓至来,看到茶叶热销,唐贤标信心百倍,开始展开手脚,准备大干一场。
“刚刚树立起来的品牌不能急功近利,还是要保证质量,并不是人人都有唐贤标那样神奇的双手。”在唐贤标成功经验的示范带动下,附近一些有制茶技术的村民也纷纷表示要加入进来,作为驻村工作队派驻单位负责人,该县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曾泽群对传统手工制茶人员的挑选亲自把关,要求把技术过硬、诚信可靠的人员选出来 。最终,11户村民包含6户贫困户加入。在驻村工作队的协调下,其他没有制茶技术的贫困户也在期间尝到了甜头,新茶出来的时候,他们就去山上采摘茶叶,然后卖给制茶户,好的时候一天能挣到200多块钱,大家都认为,在驻村工作队的带领和帮助下,传统手工制茶必将改变贫穷山村面貌,改善村民生活。
“如果当时我不站出来,不来带头做这个事情,那驻村工作队纵有千万个致富金点子也无从下手,但是,我是共产党员,关键时候,总要做点什么,而且老祖宗给咱们留下了这门手艺,靠着这双手,有国家政策的支持,定能脱贫致富。”生活有了大的改观后,唐贤标也开始更加关注村里工作,听说县里号召全体党员开展“党员干实事 群众得实惠”活动后,他积极参加各类活动,经常以身说法教育引导其他贫困户和村民振奋精神、脱贫致富。
今年上半年,唐贤标传统手工茶的销售额达到了70000元左右,为了扩大产能,在驻村工作的建议和帮助下,他又开始加盖几间房子,专门用来制作茶叶。现在,施工正在紧锣密鼓进行着,他要赶着布置场地,为即将到来的秋茶做足准备,争取多产茶,产好茶。对于未来,他还有个打算,以后把房子再加盖一层,二楼自己住,一楼还腾出两间房来用做传统手工制茶亲子体验馆、茶文化推广等一系列围绕传统手工制茶而生的主题场馆。
“欢迎大家到时候来体验传统手工制茶技法,感受古楼云雾茶的古法奥秘!”说罢,唐贤标端起一杯清茶,透过玻璃茶杯看着自己那布满老茧又历经沧桑的双手,裂开嘴开心地笑了。(刘晔)
来源:红网邵阳站
作者:刘金汉
编辑:罗倩
本文为邵阳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