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湖南南山国家公园生态修复成效明显

66d31589a4864526b70c815d88369bea.jpg

生态修复后的高山沼泽湿地。

红网时刻4月11日讯(通讯员 阳望春 黄开榜)4月10日,湖南南山国家公园边溪至南山牧场公路沿线生态修复工程施工现场热火朝天,50余名工人紧张有序地忙碌着,有的对山顶滑坡处进行草山植被修复,有的修建边坡排水设施,有的为古树名木安装围栏、标牌、避雷针。

2017年下半年以来,湖南南山国家公园坚持生态保护优先,采取自然恢复为主、人工修复为辅方式,通过产业退出、生态修复项目建设、生态移民搬迁、封禁管理等措施,大力加强自然生态系统保护恢复。

湖南南山国家公园管理局出台了“产业指导目录”,明确产业禁止、限制和鼓励发展类别,关停退出采矿、风电等项目后,扎实抓好退出矿权区域自然恢复工作,恢复面积4平方千米,完成退出风电项目进场道路及边坡修复。投资3200余万元实施了边溪至南山牧场公路沿线100米区域内生态修复,完成一期13万平方米的边坡生态修复,二期提质复绿建设正在实施;投资7800万元启动实施了高山沼泽湿地生态系统保护、南山草甸修复等项目建设,计划修复湿地水域系统16500亩、草山5万亩,切实加强自然生态系统原真性、完整性保护。按照生态移民搬迁与易地扶贫搬迁、产业结构调整、特色小镇和新农村规划建设、社会事业基础建设、生态建设相结合原则,湖南南山国家公园对严格保护区内居住较为分散且对重要生态系统有一定影响的原居民实施搬迁。

自2018年4月28日起至今年4月27日,湖南南山国家公园管理局、城步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对十万古田、金童山、十里平坦3处严格保护区实行封禁管理,切实保护好严格保护区的水域、湿地、林地、林木、野生动植物、人文景观等资源,加快生态环境自然和人工修复,吸引中华沙秋鸭、鸳鸯等珍稀鸟类前来安家落户。

目前,湖南南山国家公园生态修复取得明显成效。已关闭退出矿权15座、小水电1座、风电1处、旅游开发项目2个,完成生态移民搬迁125户522人,新增林地11000余亩、草地5000余亩,自然植被覆盖率由原来的91%提升至92.7%,为各类野生动植物繁衍生息提供了良好环境。

来源:红网邵阳站

作者:阳望春 黄开榜

编辑:李娟

本文为邵阳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sy.rednet.cn/content/2020/04/11/7011402.html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重要新闻
  • 专题
  • 公告
  • 湖南
  • 区县
  • 社会
  • 要闻
  • 政务
  • 企业
  • 房产
  • 旅游
  • 汽车
  • 文化
  • 经济
  • 消费
  • 健康
  • 教育
  • 图片
  • 视听
  • 综合
  • 问政
  • 论坛
  • 呼声
  • 乡镇新闻
  • 精彩视频
  • 新闻H5
  • 滚动新闻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邵阳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