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辉耀(右)在育秧室观察秧苗生长情况。
水稻烘干设备。
红网时刻3月17日讯(通讯员刘志坚 王小良)3月16日上午,新邵县陈家坊镇塘垅村早稻集中育秧厂房,种粮大户周辉耀与10几名员工在忙碌育秧作业。周辉耀介绍说,他今年种植双季稻面积3000亩,早稻品质是湘早籼45号、湘优616和陵两优674,当前是早稻育秧关键时期,他还帮助代农户育秧4000多亩。
周辉耀今年51岁,共产党员,高中毕业曾在广州经营羽毛生意多年。2007年回到家乡后,连续10年担任县人大代表和塘垅村党支部书记职务。2008年以来,他在干好本职工作的同时,积极响应国家保障粮食安全的号召,带领当地农户发展规模种粮,设立农机专业合作社、推广农业科学种田,成了远近闻名的种植大户。自己先后获得湖南省种粮大户、新邵县科技示范户、党员科技致富带头人和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
大胆探索实现规模经营新路子
说起自己10多年来与土地如此结缘的事,周辉耀笑着说,2007年他从广州经商回家乡后,得知村里很多村民都外出务工,弃地撂荒现象严重。因此,他便萌生了租地规模种粮的想法,当他了解到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惠农政策后,就更坚定了发展规模种粮的信心。
“2008年,我以每亩300元的租金流转了附近司门、刘什、茅坪等村1060田地开始发展规模种粮,由于规模种植和科学管理,成本较低,当年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周辉耀说,尝到规模种粮甜头后,他就积极参加了县里举办的各种技术培训班,认真学习农业科技知识,并采用科学播种技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病虫草害绿色防控技术,使得粮食连年喜获丰收。
良好的开端让周辉耀更加坚定了种粮的信心和决心,2013年,他除在当地流转田地种植粮食外,还在附近的几个乡镇通过土地流转扩增种粮面积达到3500多亩,解决当地村民就业120余人。
加大投入实施生产机械化作业
规模种粮致富后,周辉耀把大部分资金投入到扩大生产上,先后添置了播种、插秧、收割的农机设备,全程实行田间机械化作业,提高粮食生产效率,缓解了劳动力匮乏的矛盾。
2014年,他成功创办了家庭农场,成为了全县首批成功注册的家庭农场。随着家庭农场种植规模不断扩大,2017年种粮规模也扩大到了4500亩,不但自己成功致富,还促进了当地水稻产业的发展,先后带动了全镇30余户种粮大户规模经营,发展双季稻种植,并采取“合作社+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经营之路,采取统一良种供应、统一技术指导、统一机械播种、统一施肥标准、统一收获销售“五个统一”为成员服务。机械化田间作业的推广运用,增强了全镇农业生产,尤其是粮食生产的科技含量,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种粮的积极性,提高了生产经营水平。
积极推广早稻集中育秧新技术
2012年,周辉耀开始尝试专业化集中育秧,搭建钢架育秧大棚30余个,想方设法发动农民参与并签订育秧合同。周辉耀介绍,集中育秧具有成本低、省事省心、栽插密度大、水稻产量高等优点,还可以腾出时间从事其他行业,后来签订育秧合同的农民从中体会,大家都主动找他育秧、买秧。2014年开始,他与陈家坊镇司门、刘什、塘垅、魏家等4个村500多户农民签订了早稻代育协议。
通过专业化育秧大户参与和带动,使该镇镇种粮大户发展较快,加快了机插育秧和软盘抛秧的推广,传统的湿润育秧逐步得到控制,今年他帮助代农户育秧4000多亩,带动了全镇农户积极种植双季稻。
“种粮要高产,关键靠科技,要结合当地的气候和土壤特征,选择品质好、产量高、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的优质品种;要科学施肥、合理用水、保证密度,从整地、选种、施肥、播种到管理,每个环节都有科技含量。”周辉耀感慨道,他经常主动与县农业有关专家保持联系,积极参加田间学校培训班与大家一起相互交流种粮经验......
周辉耀在党员和全镇种中树起一面致富带头旗,创先锋争优秀,是当地村民学习的好榜样,他以实际行动赢得了大家支持与认可。“国家的惠农政策是越来越好,只要我干得动,就一直会种下去,种粮是我这辈子最大的事!”说起今后的打算,周辉耀话语中充满了自信。
来源:红网邵阳站
作者:刘志坚 王小良
编辑:罗倩
本文为邵阳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