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拼将己命换民心

【壮丽70年 奋斗新时代——记者再走长征路】

光明日报记者 刘华东 陈城 光明日报通讯员 梁鹤

一军团于八时出发,一师前卫,二师后卫。全天尽是走山路,路滑不好走。部队到达石豪(壕)宿营。行程约五十五里。

——这是红一军团司令部教育科科长彭绍辉写在1935年1月21日的日记。

1935年1月,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在贵州遵义召开。会议前后,为防止国民党部队从川南进军,对遵义构成威胁,红一军团在攻克娄山关、桐梓县城后,继续向贵州新站、松坎方向挺近。遵义会议后,为给四渡赤水制造宝贵战机,红一军团从松坎进占綦江石壕,造成佯攻重庆之势,牵制兵力。重庆市綦江区委书记袁勤华对记者说,綦江是遵义会议的最前哨,中央红军到綦江是四渡赤水的前奏曲。

7月15日,响亮的军号声响彻苍松翠柏间,再走长征路的记者来到重庆市綦江区石壕镇,瞻仰石壕红军烈士墓,向红军烈士敬献花篮。

红一军团于1935年1月21日到达石壕镇,1月22日凌晨便开拔进军赤水。在这不到两天的时间里,留下了许多感人故事。除了探寻断崖下村民李树清掩护红军伤员养伤的红军洞,走访见证中央红军到綦江的红军桥,记者还从綦江区博物馆馆长周铃那里,了解到一位不知名字的红军司务长血染茅坝坪的故事。

那是1935年1月,红一军团先头部队在松坎击溃驻扎在川黔交界管控盐业的盐防军,盐防军小队长姜金全率残部40多人窜逃尧龙山寨。21日,红军队伍经过尧龙山时,姜金全指挥放枪射击,妄图阻滞红军前进,结果再次被打得落花流水。被击退后,姜金全一直鬼鬼祟祟跟在红军队伍后面。是日中午,红军在箭头垭午饭后继续前进,留一名司务长和两名战士善后,归还向群众借用的物件,用银圆兑换战士购物时付给群众的苏区纸币。

姜金全见只有少数后勤人员,便带人袭击。三名红军寡不敌众,顷刻一死一负伤。司务长掩护负伤战士突围后落入盐防军之手。盐防军将司务长的挎包、饭盒、筷子、14块银圆和苏区纸币尽数搜去,以“踩杠子”“灌石灰水”“烧烙”等酷刑,逼迫他交代红军行军路线、作战部署等。司务长被折磨得遍体鳞伤,但始终未吐露半句。当晚,盐防军将司务长捆送到石壕境内的羊叉龙门牛角尖,吊在农民赵兴伍坝子边的桑树上。

赵兴伍的后人赵历祥告诉记者,时值腊月天气寒冷,当天晚上,他的叔爷赵兴伍见被绑的红军司务长伤势严重,又饥又寒,就趁盐防军狂欢滥饮之际,舀碗饭喂到他嘴边,“但他一口都没吃,说吃了会连累你们”。22日,姜金全派其爪牙赵汉阳、杨安洲、张麻子等人,将司务长押到茅坝坪杀害。就义时,司务长高喊“红军万岁”,杨安洲又用匕首把他的舌头割掉。司务长牺牲后,当地农民在原地将其尸体掩埋。1966年,原綦江县石壕区公所、羊叉乡政府发动群众砌石垒土,在司务长牺牲地修建了红军烈士墓。1981年,石壕镇重修烈士墓,将在石壕牺牲的5位红军烈士遗骸迁葬于此,供后人瞻仰。红军墓下修建了一片碑林,其中一首诗就是对这位司务长事迹的写照——撤离顷刻值千金,宁舍千金为一针。知否英雄遗意重,拼将己命换民心。

在烈士墓脚下的石壕红军墓陈列馆,记者还见到了当年红军战士使用过的军号、匕首、草鞋、斗笠、粮袋。“那年腊月十五过白军,把我家柜子里的苞谷全部拿走了。腊月十七过红军,在我家坝子休息,进屋来找点水喝,都要说声谢谢。”这是在筹建陈列馆时石壕镇老人赵正先的回忆。周铃告诉记者,建馆时寻访石壕镇老人,人人尽说红军好。如今,过境的红军早已离开多年,但这样一首歌谣却在当地传唱至今——石壕哪年不过兵,过兵百姓不安宁。唯独当年红军过,一来一去很清静,不拿东西不拿钱,走时地下扫干净……

(光明日报重庆7月15日电)

《光明日报》( 2019年07月16日 01版)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编辑:彭笑予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重要新闻
  • 专题
  • 公告
  • 湖南
  • 区县
  • 社会
  • 要闻
  • 政务
  • 企业
  • 房产
  • 旅游
  • 汽车
  • 文化
  • 经济
  • 消费
  • 健康
  • 教育
  • 图片
  • 视听
  • 综合
  • 问政
  • 论坛
  • 呼声
  • 乡镇新闻
  • 精彩视频
  • 新闻H5
  • 滚动新闻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邵阳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