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武冈:交通扶贫铺就群众幸福路

????_20181123101524.jpg

新修的乡道给村民带来出行便利。

红网时刻11月23日讯(通讯员 关杨博 周彬 李中华)11月20日,武冈市湾头桥镇青龙村村支书黄启灯代表群众向武冈市交通运输局局长肖征兵赠送了一面“修路造福暖人心,情系群众办实事”的锦旗,以表感激之情。历时一个多月,总长2.8公里、连接该村七个小组的水泥路架起了干群连心桥,为群众脱贫致富铺就幸福路。

作为合并村,湾头桥镇青龙村人口多面积宽,曾经的坑坑洼洼村道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山高路远交通不便一直以来是群众脱贫致富的最大“梗阻”。对于修路,该村27组小组长李迪彪遍尝酸甜苦辣。他曾先后3次发动群众修通组公路,备受质疑和嘲讽,但是从未放弃这个“幸福梦”。今年9月份,武冈市交通运输局组织组道施工进度的加快,让他看到了美好希望。如今,宽敞的村道畅通无阻、连成一片,藏在深闺的绿色农产品通过运输很快就进入超市餐桌,成为深受市民欢迎的“抢手货”。实现脱贫致富的李迪彪和乡亲们脸上笑容更灿烂了。

“一路通,则百业兴。”交通扶贫是扶贫开发的重要领域,也是实现脱贫的基础性和先导性条件。自打响脱贫攻坚战以来,武冈市牢固树立“四个意识”,科学设计、及早谋划,积极推进农村公路建设,为如期实现脱贫摘帽提供强有力的交通保障。将农村公路建设任务完成情况纳入对交通主管部门和乡镇年度绩效文明考核范围,武冈市形成了政府主导、部门主抓、乡镇合力的工作格局。市财政优先保证公路建设资金。对3.5米村道水泥砼路面硬化改造按照2万元/公里的标准实施奖励配套,对3.5米扩宽至4.5米的拓改工程按每公里5万元进行配套列入预算资金,安全保障工程及危桥改造工程省补助资金后的缺口资金由地方配套解决,对县乡道水泥砼路面硬化除上级配套补助外,全部由财政兜底。同时,分成6个组对所有乡镇行政村进行数据采集,严格控制建设计划,做到标准明确、底数清楚,减少因盲目攀比产生的矛盾,提升了群众满意度,确保所有自然村道路应建尽建。

武冈市还制定了项目工程招投标制、合同管理制、指挥长负责制、质量监理制、廉政责任制和安全施工责任制等六项制度,所有工程都在纪检、审计、发改、财政等部门监督下实行公开招投标,工程管理人员严禁搞合同规定以外的指定分包和采购,严禁介绍施工队伍、推销建筑材料,杜绝人情工程、面子工程和腐败工程。此外,严把项目设计、施工队伍、材料检测、现场验收和安全生产等“五道关口”,坚持把加强项目质量建设作为保底工程来抓,通过协调出台了《农村公路工程建设质量管理规定》,严格规范管理、严控重点环节,实现了农村公路建设速度与质量的和谐统一,全市农村公路工程质量合格率达到100%,优良工程率达到80%以上。

五年来,武冈市共投入资金5.867亿元,新修建农村公路748.849公里、农村公路提质改造381.3公里,全市299个村1376个自然院落748.849公里通畅工程全面完成,全市农村公路通畅率实现两个100%(即所有行政村100%实现通畅,25户100人以上院落100%实现通畅),42.76万群众的出行条件得到有效改善,其中建档贫困户26794户,贫困人口93459名。

来源:红网邵阳站

编辑:李金娟

本文为邵阳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sy.rednet.cn/content/2018/11/23/905283.html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重要新闻
  • 专题
  • 公告
  • 湖南
  • 区县
  • 社会
  • 要闻
  • 政务
  • 企业
  • 房产
  • 旅游
  • 汽车
  • 文化
  • 经济
  • 消费
  • 健康
  • 教育
  • 图片
  • 视听
  • 综合
  • 问政
  • 论坛
  • 呼声
  • 乡镇新闻
  • 精彩视频
  • 新闻H5
  • 滚动新闻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邵阳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