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赏宝庆山水画展 感受何斌阳“爱我邵阳”深情

                                                                《宝庆八景揽胜》作品

                                                     老艺术家们欣赏画作

                                                          何斌阳(中)与参展嘉宾交流

  

  红网邵阳站4月26日讯(记者 曾珍 邵阳日报记者 袁光宇)“我曾立志将邵阳的山水之美用笔墨描绘出来,在游历了祖国的大好河山之后,更加对这座古城爱得深沉,”4月26日,何斌阳“爱我邵阳”书画展在宝庆号艺术馆举办,展出《宝庆八景揽胜》和《宝庆故事》等几十幅人文风景画,邵阳市军分区、文联、美协等相关负责人参加展会。

                                                          每一点笔墨都是对生活的热爱

  走进展厅,一幅幅精美的宝庆人文风景画呈现眼前,尤其是长卷巨作《梦幻崀山图》,每一点笔墨,每一种色彩,都表现了何斌阳对家乡的深情,对生活的热爱。

  邵阳市美协主席李月秋称赞何斌阳对艺术的追求,对传统画的研究,可谓是痴心不改、孜孜不倦,他创作这么多作品,用饱含深情的笔墨描绘了邵阳的山水,是一位令人尊敬的艺术家。

  前来观展的伍想德也对何斌阳啧啧称赞:“在身体和经济极度困难的情况下,何斌阳坚持创作并举办了这个画展,从他的画里,我感受到了家乡的味道。”

  “只要我还走得了路,拿得起笔,就要继续创作!”何斌阳说,“画了五十多年的画,画不见怎么长进,却落下了腿痛的毛病。”

  何斌阳今年73岁,2015年,他被诊断为结肠癌患者,经手术半年后,又被诊断为扩散性腺癌,生命被限定在一至三年。但他下定决心,只要还有一口气,就一定要画完邵阳市十幅全景长卷。

                                                     “这个孩子将来必成‘神笔马良’”

  1944年,何斌阳出生在邵阳。山的伟岸、水的缠绵,自小铭刻在他的胸臆之中。

  终于有一天,幼小的何斌阳用木炭在自家的板壁上画下了心中的第一幅美景:东塔和北塔隔江对峙,明月当空,东塔的僧尼敲响钟,北塔的影子映入江,活生生一幅“云带钟声穿树去,月移塔影过江来”的图画。

  邻居说:这个孩子将来必成“神笔马良”。

  1960年,16岁的何斌阳在邵阳市花鼓剧团参加工作,从事舞台美术工作。在这里,有着国画基础的他机缘巧合师从美术科班出身的郭志,从素描、水彩、油画一路深入学习,得以窥见西洋画的严谨精美。

  1962年,因工作需要,何斌阳调到隆回文工团担任舞美设计师。隆回乡村美景给了这个城市青年巨大的触动,自此,他几乎天天沉湎在桃红橘黄中,风景油画居然小有所成,当时邵阳美术界称其“颇有俄国油画大师列维坦之风韵”。

                                             将聪明才智倾注到羽毛画创作创新上

  1973年,何斌阳调入邵阳市羽毛画厂工作后,喜爱“阳春白雪”的他,竟然与“下里巴人”的工艺美术结下了不解之缘,并一举成名。

  “小何呀,我们工厂能不能为国家创汇,我们邵阳能不能为国家做贡献,就靠你了。”厂领导的一席话,说得何斌阳热血沸腾。

  至此,何斌阳将自己的全部聪明才智倾注到羽毛画的创作和创新上。

  1975年,他创作的羽毛画《红军当年过此山》获中国工艺美术展览优秀奖;1977年,他牵头创作的立体羽毛工艺品“羽毛蝴蝶”以其造型别致、色彩绚丽迅速打入国际市场,畅销欧美及世界各地,前后累计为国家创汇3000多万美元,并获国家工艺美术铜奖;2012年,业已退休并已成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邵阳羽毛画传承人的何斌阳创作了羽毛画《家园》,获全国农业休闲创意展中南赛区金奖。在此期间,何斌阳成为早期湖南美术家协会会员,并获得湖南省工业美术师称号。

  2004年,经历过10多年下岗之痛的何斌阳得以正式退休,拥有了一份固定的退休工资,从此再也不必饿着肚子作画。相对清闲下来的他,对儿时自己钟爱的中国山水画产生了挥之不去的依恋,并面对邵阳美丽的自然风光和深厚的历史文化产生了强烈的创作冲动:我要用山水长卷的形式,记录下邵阳的独特美景。

  2006年,何斌阳《宝庆八景》系列长轴面世,震惊邵阳美术界。历史上,曾有多名画家画过宝庆八景且各具风味,而何斌阳笔下的宝庆八景,从头至尾散发着一股“人似秋鸿来有信,事如春梦了无痕”的宁静和超脱。在画友的肯定和市民的热捧下,何斌阳夜以继日先后创作了城步苗寨漫步10米长卷、放歌苗岭侗寨绥宁行16米长卷、洞口瑶乡族韵8米册页、隆回花瑶16米长卷和崀山全景50米长卷。

  2013年8月,何斌阳举办画展并出版画集,上世纪七十年代曾师从何斌阳的著名旅美画家李自健在“师父”画集的扉页上题词:“诗风荡漾,气韵灵动。”

                                                身罹重病坚持创作

  2015年5月,准备冲刺“美术作品系列长轴”吉尼斯纪录的何斌阳被宣布患有结肠癌,半年后癌细胞扩散,医生预测何斌阳的生命最多还有一至三年。

  “我会积极争取医生结论中的那个‘三年’来完成我的终生愿望。我知道,患上这种病,需要药疗、食疗、心疗三者紧密配合。”何斌阳说,食疗和心疗都可以做到,就是‘药疗’有点困难,近一年来为了治病,我们全家已花光所有积蓄,还欠下了部分外债,现在我每月的后续治疗费还需6000元左右,主要靠女儿外出务工来支付。

  得知何斌阳的病情和困境,一个公司的老板免费为何斌阳提供了一间宽敞的工作室。在这间足以开设画展的工作室里,何斌阳将他毕生的得意之作悬挂或摆放出来,然后一边看着它们,一边去完成那四幅未竟的长卷。

  “邵阳市文联主席张千山来到我这里,无论如何要买下我一幅六尺山水,从事宝庆竹刻的民间艺人陈田安一口气买下我四幅焦墨小品,宝庆竹刻研究所所长张宗凡给我送来1000元现金。”何斌阳说,邵阳美术界的同仁们为我举办画展,我知道大家都是在想方设法挽救我的生命。我一定把生命按秒计算,完成好所有邵阳长卷。

来源:红网邵阳站

作者:曾珍 邵阳日报记者 袁光宇

编辑:蔡智果

本文为邵阳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sy.rednet.cn/content/2017/04/26/45830.html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重要新闻
  • 专题
  • 公告
  • 湖南
  • 区县
  • 社会
  • 要闻
  • 政务
  • 企业
  • 房产
  • 旅游
  • 汽车
  • 文化
  • 经济
  • 消费
  • 健康
  • 教育
  • 图片
  • 视听
  • 综合
  • 问政
  • 论坛
  • 呼声
  • 乡镇新闻
  • 精彩视频
  • 新闻H5
  • 滚动新闻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邵阳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