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年味非遗·宝庆有宝⑨丨隆回滩头年画:一纸一版一画绘年味
2025-02-11 19:06:40 字号:

年味非遗·宝庆有宝⑨丨隆回滩头年画:一纸一版一画绘年味

红网时刻记者 颜瑶 戴瑾昕 实习生 覃沁 通讯员 陈斌 邵阳报道

“小时候家里贴的年画就是这种,现在再看到,满满都是回忆。”2月11日下午,在“非遗贺新春 赶个年味集”2025年邵阳市元宵非遗集市活动中,滩头木版年画展区吸引了众多市民驻足欣赏。一张张色彩鲜艳、寓意吉祥的年画铺展开来,门神、财神、十二生肖、民俗故事等题材一应俱全,年味十足。

微信图片_20250211164659.jpg

市民小朋友在现场体验年画制作,亲手拓印色彩,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滩头木版年画以其精湛的雕版技艺、浓郁的楚南地方特色自成一派,成为了中国传统年画的重要代表。作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不仅承载着数百年的历史积淀,更彰显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据《隆回县志》记载,滩头木版年画起源于明末清初,相传由王东元(民间称“王猴子”)首创,最初印制《秦叔宝》《尉迟恭》等十余种年画。另一种说法认为,邵阳的印刷工人在偶然间接触到彩印画纸年画后,将外地的年画技艺引入滩头,使这一行当在当地生根发芽。清嘉庆年间,滩头木版年画因其精美的工艺,被誉为“五色纸”,甚至成为贡品,送入宫廷收藏。

微信图片_20250211153003.jpg

滩头年画门神。

滩头木版年画的制作工艺极为复杂,须经过选纸、制纸、刷底、刻版、七次印刷、七次手绘等二十多道工序,且全程在当地完成,全国少见。其雕版主要采用当地优质梨木,画纸则用特制土纸和白胶泥,确保色彩鲜明、经久不褪。

“开脸”技艺是滩头年画的一大特色,人物面部均由手绘完成,生动细腻,赋予画作鲜活的生命力。此外,手工雕刻结合水印技法,使作品色彩艳丽、造型古拙饱满,线条流畅有力,整体呈现出独特的浮雕艺术效果。

微信图片_20250211153027.jpg

蛇年生肖年画。

滩头木版年画题材丰富,既有象征镇宅辟邪的“门神”“财神”,也有寓意吉祥的《老鼠娶亲》《和气致祥》。此外,还涵盖农耕文化、神话故事、民间传说等内容,生动展现了百姓的信仰与生活图景。这些年画不仅是春节的节庆装饰,更承载着人们世代相传的精神寄托。

传承.jpg

肖扬与母亲携手创作年画,在笔墨之间传承匠心。

“每一幅年画,都是我们手工艺人的心血,希望更多人能了解、喜欢,甚至学习这门技艺。”“95后”年画艺人肖扬告诉记者,随着时代变迁,滩头木版年画不断融入现代设计,衍生出年画版书签、台历、抱枕等文创产品,使传统艺术以新的形式走入人们的日常生活。此外,滩头木版年还走进校园,通过非遗课堂、研学活动等方式,让青少年近距离感受滩头年画的艺术魅力。在互联网时代,短视频、直播等新媒体平台也成为传播滩头年画的新窗口,让更多人认识并喜爱这门古老技艺。通过创新与传承的结合,滩头木版年画正以崭新的姿态走向更广阔的舞台。

来源:红网

作者:颜瑶 戴 瑾昕 覃沁 陈斌

编辑:戴瑾昕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