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武冈税务:书记忙“带货” 木耳变“金耳”
2025-01-25 15:24:15 字号:

武冈税务:书记忙“带货” 木耳变“金耳”

微信图片_20250124185409.jpg

武冈市税务局驻龙溪镇龙溪铺居委会第一书记毛政平摘木耳。

红网时刻新闻1月24日讯(通讯员 陈小芳)赶场是武冈的一种习俗,大家在约定俗成的赶场时间,集中将物品在乡镇街道进行交易。从小年后,各个集市就开启“赶年场”(又叫“百日场”)的模式。大家可以来到集市,挑选过年所需的各项物品。虽然现在电商经济发展迅速,但是赶场仍是购买年货、交流感情、留住乡愁的最佳方式。

1月24日(大年二十四),武冈市龙溪镇的“百日场”上来了一位特殊的摊主——武冈市税务局驻龙溪镇龙溪铺居委会第一书记毛政平。他和龙溪镇龙溪铺居委会干部在路边支起了一个摊子,将新鲜摘取的黑木耳摆在上面,很快就吸引了一堆人驻足。

有认识他的人招呼道:“毛书记,您还摆摊啊?”毛政平笑道:“对,今天我卖的是咱们龙溪铺居委会集体经济农场自己种的黑木耳,无渣、肉厚、味美,有活血化瘀、滋阴补血的效果,可以用来炖鸡、炒排骨,绝对是年桌上一道美味。”

毛政平介绍道,2024年,龙溪铺居委会集体经济农场从贵州引进了5万余个云耳菌包,从10月份开始种植,今年1月迎来了第一波采摘期。“口感非常好,绝对不输给其他地区的木耳,大家可以买点试试看。”毛政平极力推荐。

看到第一书记“带货”,不少人纷纷购买,木耳几乎“买断货”。为了满足大家的需求,龙溪铺居委会集体经济农场立刻安排人员前往木耳种植基地采摘。毛政平也向武冈市税务局“求助”,6名青年志愿者闻讯而来,帮助村民采摘、搬运。当天,共卖出黑木耳200余斤,销售额超2000元。

不少群众慕名来到木耳种植基地进行参观。只见一排排乳白色的菌棒整齐地排列在田间,小小的木耳争先恐后探出头,肥嘟嘟的十分惹人喜爱。毛政平告诉大家,这种黑木耳生产周期较短,大概30多天就能出菇,预计到5月收割完,可出产9万余斤黑木耳。

“黑木耳的生长离不开水,如果缺水就会变得干巴,甚至死掉。”毛政平说道。而灌溉水源不足一直困扰当地农业发展多年,是发展木耳种植的一道“掣肘”。为了解决这一难题,武冈市税务局积极行动,筹措资金4.5万元,在龙溪镇龙溪铺居委会何家垅修建了一座农用电排。2024年10月,电排正式投入运作,强大的抽水能力可轻松将龙溪河的水源引入农田,让木耳可以“喝饱水”,变得黑黑胖胖。

近年来,武冈市税务局将产业发展作为乡村振兴的长远之举,结合帮扶驻点单位龙溪铺居委会的实际和区位优势,大力发展以羊肚菌、平菇、黑木耳为主的食用菌产业,不断壮大集体经济,促进农民增收。“目前黑木耳种植面积为10余亩,预计能为村集体经济带来10万元的纯收入。木耳的种植、采摘、晾干等,整个过程均由当地村民完成,有效带动了农村闲散劳动力的就业,让村民不出村也能鼓起钱袋子,让木耳成为群众致富的‘金耳’!”毛政平介绍道。

来源:红网

作者:陈小芳

编辑:戴瑾昕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