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打通贯通培养模式堵点 赋能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2024-12-23 17:17:09 字号:

打通贯通培养模式堵点 赋能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横向融通、纵向贯通是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内容。在这种政策语境下,全国各地围绕中高职贯通培养进行了大量有益的实践和探索,其中的改革与成效受到了广泛关注。这对于完善职业教育体系,丰富职业教育的办学内涵,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为建设现代化强国培养高层次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对于传统培养模式,中高职贯通培养模式缩短了全周期学制,为广大进入职业院校的学生提供了技能成才的平台,节省了学习的成本,提升了培养质量,拓宽了就业渠道,因此深受家长和学生的欢迎。

随着职教本科院校的不断增多,中高职贯通培养模式益发受到青睐,“向职业本科而生”正越来越得到社会和家长的认可,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同等重要的观念越来越深入人心。

虽然中高职贯通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成效明显,但以下堵点需要面对。

堵点一:政策支持不到位。一是政策落地执行不足。国家层面对中高职贯通培养模式给予了高度重视,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但地方政府和职业院校在政策落实方面存在滞后现象。二是资金投入不配套。一些地区由于财政紧张,无法按照政策提供足够的资金支持,影响了贯通培养模式的顺利实施。三是政策宣讲推广不到位。对贯通培养模式的政策宣传和推广力度不够,导致学生、家长对该模缺乏了解,使得贯通培养模式的优势和潜力未能得到充分展现。四是协调统筹不足。因贯通培养模式涉及中职、高职专科、高职本科三个教育层次,需要教育行政部门、职业院校、行业企业等多方面的协调与合作。但当前的政策协调与统筹工作尚显不足,各部门之间的沟通和协作不够紧密,影响了贯通培养模式的整体推进。

堵点二:课程体系不衔接。一是课程体系不畅。中职、高职专科、高职本科各个学校的课程设置缺乏统一协调,导致课程内容有的重复建设,有的存在空档,有的甚至存在断层和错位。这势必影响培养流程,造成教学资源不平衡不充分,降低整体教学效果。二是教学内容滞后。各个层次职业院校各个学段课程标准和要求不同,课程开发设计差异明显,课程资源缺乏有效共享,内容未能及时反映行业最新需求变化,知识与实际脱节,无法满足实际需求。三是实践教学环节不足。实践课比重不足,理论与实际脱节,影响课程体系优化和教学质量提升。四是评价机制不完善。现有评价机制未能全面反映学生综合素质能务,对实践创新能力评价不足。

堵点三:人才需求不匹配。一是人才供需失衡。部分专业人才过剩,部分专业人才短缺。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不一致,造成毕业生就业难,而一些企业面临求才难。二是学生职业规划意识薄弱。部分学生第一要务是能够提升学历,对行业发展趋势了解不足,贯通培养过程中选择专业缺乏长远规划,导致技能与岗位不匹配。三是培养过程忽视区域差异。因经济水平与产业结构存在差异,贯通培养目标缺乏区域针对性,未能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四是师资队伍专业化水平不高。教师下企业实践浮于表面,专业发展和继续教育时间有限,难以跟上时代步伐,影响教学质量和效果。

堵点四:校企合作机制不健全。一是资源保障不均衡。中职、高职专科、高职本科有各自的校企合作,各层次贯通培养在校企合作资源上保障不同,容易造成资源以及各项保障不均衡,影响了贯通培养的衔接。二是影响人才培养质量。高职本科相对于专科、中职,在校企合作中更具优势,企业合作意愿更强,中职处于下游,势必影响贯通培养的人才质量。三是未能形成协同育人合力。贯通培养的人才不能深度共享中高职校企合作资源,实习实训无法达成一体化设计,势必影响校企合作有效共享,不能形成育人合力。

堵点五:招考评价标准不规范。职业教育是与普通教育不同类型的教育,作为类型教育,其招生与考试自然要与普通教育有所区别,招考内容与普通教育同质化较重,没有从职业教育角度明确招录标准。如各学校专升本考试,侧重公共基础课,职业性得不到充分体现,学生考试与实际需求可能存在割裂。

面对这些堵点,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有针对性加以解决。

一是要明确落地政策与制度,指引统筹贯通培养项层设计机制。国家从宏观层面制定指导意见,从顶层设计方面提出明确要求。省级层面加强贯通培养一体化政策制定,明确培养实施方案,加强过程监控和评价,推进中职、高职专科、高职本科真正贯通。学校层面加强对接,吃透政策,形成协同育人资源共机制。

二是实施教学教材一体化设计,确保贯通培养实现有效衔接。要从教学理念一体化、培养目标一体化、课程体系一体化、培养路径一体化方面,理顺贯通培养模式,围绕以学生为主体开发一体化课程,将课程模块按中职、高职专科、高职本科三个层次进行划分,既确保自成体系又有效衔接,避免重复错位或空白。同时共享课程资源,充分运用大数据满足教学需求,为教学和学习提供方便。此外,对接产业需求更新课程内容,确保教学内容与时俱进。

三是理顺产教融合条块,促进贯通培养实现校企合作资源共享。理顺中高职贯通培养机制,促进校企合作对接,打造产教融合体和校企命运共同体。按中高职校企合作需求和定位,明确合作内容和层次,促进企业核心技术人员和学校教师良性互动,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让中高职与校企合作更加紧密,资源最大化进行协同育人。

四是规范招考评价标准。按照中高职技能型人才培养要求,制定职业院校贯通培养考试大纲,体现与普通考试、专升本考试的本质区别,加大技能测试比重,确保考试内容不与实际情境割裂。同时,发挥企业和社会参与度,增强招考评价赋分比重,突出职业技能为主,进一步优化选才格局。

(作者系邵阳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公共课部副主任讲师 于彪)

来源:红网

作者:于彪

编辑:戴瑾昕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