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新闻11月8日讯(通讯员 傅畅珺 陈华 佘翠娥)走进邵阳市中医医院脑病科,医生们正有条不紊地书写病历、为家属讲解病情以及进一步的治疗方案,护士们则分头行动,输液、发药、测量体温……看似平静的环境下,却时常上演着与时间赛跑的故事。近年来,脑病科秉持着“技术过硬、中西结合,守正创新”的理念,在学科建设、技术实力等方面不断发展,为邵阳市及周边地区患者带来了更先进、更精准的诊疗服务。
精益求精 打通生命之路
2022年3月,曾女士因出现失语、左侧肢体活动不利1小时余来到该院就诊。体查显示曾女士左侧肢体0级,完善头部CT初步排除脑出血,初步诊断曾女士为急性脑梗死。该院脑病科医师邓德卿接诊后,立即为曾女士开通“绿色通道”,安排其入院治疗,并予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溶栓后,曾女士左侧肌力较前好转,为2级肌力。竖日,复查曾女士头部CT见梗死后出血转化(少量)。
了解病情后,曾女士与家属一直焦虑不安,邓德卿立即给予情志安抚,并立即组织科内治疗方案讨论。在脑病科的仔细研究和反复讨论之下,决定为曾女士采取中性治疗,停用抗血小板药物,西药予调脂稳斑、改善脑功能等治疗,配合左上肢关节松动训练。中医予针灸、手指点穴、中药热奄包外治温经通络,脏腑辨证为肝阳上亢,内服天麻钩藤饮平肝潜阳等治疗。治疗7天后患者颅脑出血较前吸收,患者患肢肌力恢复到3级。治疗20余天后,曾女士满意出院,出院时患肢肌力恢复到4级。
“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大脑。脑血流每中断1分钟,就会有190万个神经元死亡;中断5分钟,就会造成不可逆的神经功能损伤。所以,脑卒中的治疗必须分秒必争。”邓德卿说,急性缺血性卒中的治疗原则是在治疗时间窗内进行疏通血管,恢复血流灌注,其中静脉溶栓和(或)血管内介入治疗可有效改善卒中症状。
救治流程更加规范、医疗技术水平不断攀升、救治时间持续缩短……在生活中,类似曾女士这样的病例不在少数。近年来,脑病科立足群众需求,依托医院“绿色通道”建设,极大缩短了患者入院到开通血管时间,使卒中患者在时间窗内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大大降低了卒中患者死亡率、致残率。目前,该科在急性脑梗死、脑出血、吉兰巴雷综合征、重症肌无力、偏头痛、帕金森、癫痫、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痴呆、面神经炎等疾病上积累了较丰富的治疗经验,疗效显著,平均每年为1000余名患者带来健康与希望。
中西结合 点亮生命之光
今年8月,余女士因胸闷气促4年,加重伴吞咽困难半月来到脑病科就诊。余女士既往有胸腺瘤、冠心病、丙肝等病史。入科时,余女士声音嘶哑、四肢酸痛、全身乏力、纳差、活动困难等症状,确诊为重症肌无力。该科主任李明予溴吡斯的明、激素治疗。治疗过程中,余女士呼吸急促,需要呼吸机辅助呼吸,但由于其经济困难、近几年长期治疗效果不佳,兼之使用激素后胃脘不适,导致余女士治疗丧失治疗信心,态度消积。
考虑到患者经济、预后及期望值等因素,脑病科专家团队为余女士制定详细的治疗方案,决定为其使用无创呼吸机辅助呼吸、插胃管、加强肠内营养支持、激素免疫抑制,配合中药益胃养阴、针灸、穴位按摩等治疗。第3天患者脱离呼吸机,食纳改善,乏力好转。在科室全体医护人员的精心护理下,患者及家属重拾信心,治疗10余天后,余女士好转出院。
“通过专业技术,患者的病情快速得到控制后,患者的康复还需要更多的治疗和护理。此时,中医针灸和中药就发挥出不可替代的作用。”邓德卿说。作为湖南省中医药管理局省重点专科,该科专家团队十分注重对病因、病理的研究和探索,通过利用先进的医学技术和设备,能更加准确地诊断和治疗脑病。但中医认为,脑病的发生与气血不和、脏腑功能失调等因素有关。因此,治疗脑病的关键在于调理气血、平衡脏腑。该科运用针灸、推拿、中药等中医特色方法进行治疗,自拟中药“中风散”“冠心散”进行穴位贴敷及中药化瘀通络外洗方进行外洗;自主方“青娥丸”内服滋补肝肾,宁心安神,结合中医辨证施治,帮助调解患者的身体情况,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提高患者的运动能力和生活质量,减轻康复过程中的痛苦,并增强患者的免疫力。
除了治疗方法外,中医院脑病科还注重预防和保健。医生会根据患者的体质和病情,为患者制定个性化的保健方案,帮助患者预防脑病的发生。
来源:红网邵阳站
作者:傅畅珺 陈华 佘翠娥
编辑:戴瑾昕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