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王嫣 长沙报道
从中部腹地到大漠边陲,从洞庭湖畔到天山脚下,跨越200年,触摸中华文化最深处的苍凉、壮烈与柔软。时光长河里,记录着湖南人的血性与勇敢,也记录下了湘疆两地历久弥新的情谊。
“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清代杨昌浚写下的七绝诗句,至今被世人传颂。
在新疆乌鲁木齐水磨沟区水塔山公园里,一尊左宗棠立像十分醒目,他面露慈祥,长须及胸,双手背于身后,眼神坚毅地望向西南乌鲁木齐城方向。每年寒暑假,都会有数万名学生来此,致敬先人,缅怀历史。
在湖南常德市桃源县的枫树乡,自明朝以来,一支维吾尔族的后裔翦氏世代居住于此,这里被人们称为“维吾尔族的第二故乡”。如今,这里的维吾尔族人,几乎都能说一口流利的桃源话,日益与当地融为一体,成为民族大团结的一幅鲜活剪影。
三湘大地与天山南北虽相距遥远,但渊源深厚。推开历史之门,我们能感受到文化的共融、民族的共情和心灵的共通,这是芙蓉雪莲并蒂开的血性与浪漫,也是穿越三千里的情与缘。
回望:西域长歌
回望历史,天山脚下,湘疆情深,一曲西域长歌,荡气回肠。
湖南湘阴左宗棠雕像。
从甘肃酒泉到新疆哈密,一路西进,那一棵棵挺拔的左公柳,见证着家国的时代变迁,守护着民族融合的发展之路。如今,这些柳树已成为左公精神的代表。世人口中的左公,正是晚清名臣、湘军首领之一的左宗棠。
眼下正值开学季,今年专门修订的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中,第四课的主题由原来的《洋务运动》改成了《洋务运动和边疆危机》,“收复新疆”被倾注了更多笔墨,进行了更为详细的介绍。同时,在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中,也将左宗棠收复新疆事迹纳入“爱国官兵的反侵略斗争”章节。
民族英雄左宗棠的事迹,被浓墨重彩地编入中学和大学教材。
时间溯回至1865年,毗邻中国西北边疆的浩罕汗国军官阿古柏入侵新疆,占领了南疆全境和北疆大部。沙俄也趁机出兵占领了伊犁地区。整个新疆即将陷落。
彼时,任陕甘总督的左宗棠已60多岁,他顾不上“衰朽之躯”,统帅骑马离开肃州(今甘肃酒泉市),向西前进,跟在他身后的是一队整齐进军的骑、步兵。在队伍中,一辆马车格外引人注目,上面赫然拉着一口厚重的黑色棺材。
“壮士长歌,不复以出塞为苦也,老怀益壮”,抬棺出征,是左宗棠誓死捍卫中国领土的决心。在他的带领下,清军一举歼灭阿古柏军队,收复了除伊犁之外的新疆广大地区。
清军收复新疆之战进军路线图。图片来源:《中国战争史地图集》
左宗棠的行动也震慑了沙俄。1880年,曾国藩之子曾纪泽前往俄国谈判,以强烈的民族责任感,抱定“多争一分,国家即少受一分损失”的宗旨,不畏强暴,据理力争,签订了《中俄伊犁条约》,中国收回了伊犁九城的主权,创造了晚清外交史上少有的成功交涉。
收复新疆,是湘疆两地交往交流交融、其利断金的历史明证。
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正式设省,取“故土新归”之意,改称西域为“新疆”。而担任清廷新疆第一任巡抚的,正是有“飞将军”之称的湖南湘乡人刘锦棠。
刘锦棠上任后,大力建设新疆,发展农业、养蚕业、采矿业,让新疆经济得到了较快发展。
从左宗棠、曾纪泽、刘锦棠等湘军决战疆场,收复新疆;到国民党驻新疆警备总司令陶峙岳领导新疆“九·二五”和平起义,解放新疆;再到新中国的开国上将王震请缨西进,治理新疆,老一代革命家、新疆军区司令员杨勇推进修筑天山公路和南疆铁路,建设新疆……湖湘儿女前赴后继,用实际行动写就了恢弘的历史篇章。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伴随着悠远的驼铃声,湖南先贤们寸土不让,捍卫中国领土完整、建设大美新疆的动人故事,在天山南北、昆仑大地广为流传,他们为国家,为新疆百姓守的是一份安宁,也是一份尊严。正是有了他们,才有了岁月静好,山河无恙。
回响:无悔奋斗
天山雪松根连根,湘疆人民心连心。
20世纪50年代,一群风华正茂的湘女积极响应祖国“保卫边疆、建设边疆”的号召,在新疆落地生根、安家屯边,成为令后人敬重的第一代“戈壁母亲”。她们是边疆第一代女教师、女医生、女农技师、女拖拉机手……也是新中国边疆建设史上的丰碑。
年轻湘女(中)和维吾尔族女同胞在一起。资料图片
“八千湘女上天山”,70多年过去了,当年青春年少的湘女,如今已两鬓斑白。她们的人生,就像一本厚厚的大书,在岁月沉淀中,珍藏了许多战天斗地的故事。
80多岁的汤碧芳老人就是湘女的代表。她说,自己是一块砖,哪里需要就往哪里搬。到新疆后她刻过蜡版,开过拖拉机,当过会计。天山南北、戈壁荒漠,都留下了她们艰苦奋斗的铿锵足迹。
“如果再选一次,我还是会坚持来新疆。”朴实话语里,蕴藏着汤碧芳璀璨如炬的初心。
湖南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王安中曾在接受采访时,将“八千湘女”的精神内涵概括为32个字:“绝对忠诚以身许国、巾帼从军无怨无悔、扎根边疆艰苦创业、赤诚相待大爱无疆”。这种精神内涵,也是新中国成立初期,湖南女青年在与边疆各族人民在共同奋斗、生死相依过程中凝结而成的宝贵精神财富,是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生动写照。
年轻的人,火热的心,满怀激情跨越山河,这是一场穿越时代的“双向奔赴”。
“我外公是衡阳人,早年跟着部队来到新疆,我的身上有1/4的湖南血统。”在长沙工作的青年记者王杨是出生在乌鲁木齐的“疆三代”。
她小时候经常听父母提起老家湖南,从小就受祖辈影响,爱吃湘菜,也爱听父母讲关于湖南的人与事。大学毕业后,王杨进入当地一家党媒工作,并获得事业编制。文化产业走在全国前列的湖南,时常成为前辈口中新闻报道学习的范本,这也让她对这片外公生活过的故土更加充满向往。
2020年,王杨放弃事业编制来到长沙。她说,湘疆情从小根植于内心,虽远离父母,但她觉得在湖南工作十分安心。“小时候,常听父母说‘八千湘女上天山’的故事,如今,我这个‘疆三代’来湘工作,这或许就是湖南与新疆血脉相连中的某种历史回响。”
船的力量在帆上,人的力量在心上。八千湘女坚守为国奉献的初心,让湘疆友谊之树深深扎根,让绵长的情谊打破了距离的阻隔,让民族团结的动人故事每一天都在更新、延续……
回声:时代接力
棠棣花开,枝叶相扶。
1998年起,根据国家统一部署,湖南省开始对口支援新疆吐鲁番。自此,一批批援疆工作队奔赴边疆,挥洒汗水,奉献青春。
一幢幢整齐的青年人才公寓,以湖南城市命名的葡萄公园,还有吐鲁番市内金色道路隔离栏上,两只紧紧握住的双手图案……如今,湖南对口支援吐鲁番的情谊,已化为一个个微小的细节,深深融入这座城。前不久,第十批援疆干部已接过接力棒,正续写民族团结一家亲的新故事。
湖南历届省委、省政府都高度重视对口援疆工作。今年8月15日至17日,省委书记沈晓明率湖南党政代表团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吐鲁番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二师221团调研,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对口援疆的重要部署,研究推动对口支援工作进一步提质增效。
8月16日,在吐鲁番市高昌区新城西门村,湖南党政代表团走进村民吾买尔·买买提家中,了解家庭收入、孩子教育等情况。图片来源:湖南省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据了解,25年来,湖南已先后选派1300多名干部到新疆工作和锻炼,累计投入资金40多亿元,实施援疆项目600多个,湖南援疆特色品牌“红石榴”,贯穿于人才援疆、产业援疆、“组团式”医疗教育援疆、文化润疆等湖南省援疆工作的各个领域,浇灌着民族团结之花。
当下,沐浴着“一带一路”建设的东风,湖南与新疆携手合作日益密切。
新疆优质农副产品难以大规模输出,附加值不高。湖南通过高科技、现代化的冷链智能物流技术,打通渠道,推动新疆农副产品走向全国;为整合吐鲁番行业、部门工作网站资源,形成一个窗口对外、一个通道传输、共享一个资源,湖南红网新媒体集团积极提供技术和设备保障,协助当地建立了网上信息集聚平台——吐鲁番网;新疆能源资源丰富,2022年11月开始“疆煤入湘”已渐成常态,如今“疆电入湘”已提上日程,来自新疆的“风”和“光”,有望点亮三湘的“灯”和“景”。
2020年,在湖南援疆工作队推动下,吐鲁番市高昌区亚尔镇新城西门村与湖南花垣县十八洞村结对共建,打造吐鲁番市乡村振兴示范点。
从收复新疆到治理新疆,再到援建新疆,湘疆200年,一代代湖湘儿女为守护和建设边疆留下了无数动人的故事,他们的家国情怀和爱国精神一脉相承。吃得苦、霸得蛮、敢为人先的湖南人,在祖国西部边塞,谱写了荡气回肠的时代壮歌。
携手大漠胡杨,并肩戈壁红柳,跨越三千里,无论岁月变迁,两地人民始终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并肩奋斗。湖南与新疆,情缘已久,昔日荣光,今日依然,未来常新。
来源:红网·观潮的螃蟹
作者:王嫣
编辑:肖拓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