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新闻12月19日讯(通讯员 杨坚 雷良军 刘亚东)12月17日上午,冬日的暖阳洒遍大地,在湖南新宁县崀山脚下窑市村的橙园里,来自广西资源县的周先生和他那些自驾游的朋友正在开心地采摘着挂满枝头的脐橙。“在窑市村,住温馨精致的民宿,吃当地的农家美食,赏独特的田园风光,这个季节更可体验采摘脐橙的乐趣,令人留流连忘反。”周先生一脸的陶醉。
窑市村毗邻广西桂林,地处世界自然遗产地、国家5A景区崀山脚下。“这两年,我们村里的变化可大了,你看,农田里的水渠通了,种植更有保障了;脐橙园里的路通了,采收更加方便了;村民的质素高了,院落更加干净了,大家的心齐了,发展更加有劲了……说不完的变化,道不尽的幸福,这些呀,都要感谢钟书记和他的帮扶工作队。”谈到村里的变化时,窑市村村民黄丽霞乐呵呵地说。
2021年5月,原湖南省交通水利建设集团(现合并组建为湖南建设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乡村振兴工作队来到窑市村,作为第一书记的钟剑,带领工作队同村两委紧紧围绕“百里脐橙连崀山”发展理念,按照“把窑市打造成崀山后花园” 的乡村振兴规划,稳稳抓住传统农业、特色产业、人居环境和乡风文明这四条主线,持续发力,窑市村朝着“强、富、美”的康庄大道阔步迈进。
深耕传统农业增强发展底气
“种水稻最怕的就是缺水,以前种水稻基本是看天吃饭,天旱时,有时为了一点水,邻里之间还会发生矛盾,现在好了,水渠修好了,再也不用担心作物缺水了。”说起村里农业的变化,村民周良刚眉飞色舞。
窑市村生态环境极佳,光照充足,十分适宜水稻种植,而该村有着上千亩的连片稻田。手中有粮,心中不慌,为把饭碗牢牢的端在自己的手里,钟剑带领该村大力实施千亩优质高标准农田改造项目,致力将农田变良田:以田心村稻米主产区为核心,集中建设1400亩高标准农田。2021年,通过新建、硬化产业机耕道约3.2公里,既方便了农业生产运输,也改变了以往群众出行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的情况;在灌溉上,优先对5条水圳(渠)进行硬化改造,有效解决了农田灌溉的问题,为农业丰产丰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随着高标准农田改造项目的顺利实施,他又带着工作队尝试通过委托的方式对稻谷进行加工。由于环境好,品质高,加工后的大米一经上市便销售一空,帮助村集体实现集体经济收入近30万元。
看到良好的市场前景,为进一步提高农产品附加值,他随即着手谋划着在窑市村集体经济合作社平台下,筹建自己的优质大米加工厂。目前厂房方案已出台、设备已选定,建设工作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建成后,预计日加工大米达30000斤,结合前端种植管理环节,共可吸纳200余人在家门口实现就业,人均年增收将达上万元。
推进农旅融合园区变成景区
“走在这条美丽的橙道上,仿佛置身于世外桃源一般,橙道平坦通畅,色泽亮丽,两旁翠木葱茏,橙果满枝,有一种身在园中走,人在画中游的感觉,十分惬意。”12月5日,来自湘潭的张先生兴致勃勃地表示。
作为全国四大脐橙出口基地县之一的新宁,四处皆是脐橙的海洋,窑市村也不例外。该村种植脐橙近千亩,主要分布在崀山脚下的小山坡上。每年春天橙花绽放,幽香醉人,而每当深秋来临,一个个金黄的橙果挂满枝头,惹人喜爱。
为增强脐橙园区与崀山景区的联系,实现园区与景区的深度融合,钟剑在落实脐橙园区建设“橙道”这一项目上,主动作为,积极对接,全力推动。在他的带领下,经过前期的调研论证,后盾单位出资620余万元用于修建“橙道”,同时充分发挥集团的主业特长,精心规划设计,科学组织施工,于2021年10月完成了连通崀山果业、润杰脐橙种植园4.25公里“橙道”建设。
如今,美丽的“橙道”,如同一条色泽艳丽的丝带十分自然地嵌入橙园之中,园区也变得景美路畅,让丹霞与橙黄交相辉映,使夷水与橙香相得益彰。它承载了当地群众致富的希望,更助推园区变景区、农旅深度融合。
“橙道”建好后,钟剑又马不停蹄地带领工作队以“橙道”为载体,不断丰富其内涵。“橙道”所经过的枫杨码头是一处重要景观节点,曾是当地人外出闯荡的一个码头,已有数百年的历史。为用好用活这一资源,钟剑萌生了对枫杨码头进行提质改造的想法。在他的强力推动下,后盾单位邀请专家进行评估设计,并投入200余万元,通过围绕枫杨古树铺设漫步道、修建亲水平台、配置休息设施、架设仿古水车等一系列工程的实施,对其进行提质改造,让昔日的枫杨码头焕发新的生机。
2022年4月,全新的枫杨码头顺利建成,优美宜人的环境和浓浓的江南风情,吸引着附近村民前来休闲、相关单位前来考察、各地游客前来观光,成为“橙道”上的一颗耀眼明珠。
营造宜居环境扮美边境小村
“现在大家都十分注重卫生,家家户户都自觉地将房前屋后都收拾得干干净净,主动地把家里室外整理得井井有条,看着顺心,住着舒心。”窑市村盆溪三组组长李吉安表示。
“窑市村位于崀山景区内,人居环境卫生必须走在前头。”钟剑坚定地说道。为把卫生搞好,把乡村扮靓,钟剑带领工作队同村“两委”聚焦垃圾源头分类减排,以村道环境卫生为中心,通过门前三包,让环境卫生治理不断向整个村庄辐射延伸。
基于日常的入户走访,结合客观的村情组况,在他的倡导下,窑市村全面修订了村规民约,使得该村的环境卫生治理工作更具约束性、突显针对性、富有操作性。修订后的村规民约顺利通过党员大会、村民(代表)大会,让美环境与讲卫生的文明新风成为全村人自觉遵守的行为规范。2021年,驻村工作队以人口聚集院落为重点,优先添置垃圾收集亭12个,配置分类垃圾桶48个,为垃圾分类减排与清理清运提供硬件支撑。
钟剑带领工作队同片区干部、党员、志愿者本着从思想上一点点转变,从行为上一步步规范的原则,通过上门入户宣传,耐心细致地指导垃圾如何分类,让垃圾分类理念逐渐深入人心。同时以红黑榜等形式,表彰先进,树立典型,让大家向榜样看齐,向模范靠拢。该村以示范在先,引导在前的方式,从思想到动作,从行为到自觉,一点点引导,一步步推进,让村组道路变得干净整洁,让房前屋后变得卫生有序。
与此同时,在钟剑的积极推动下,后盾单位投入资金70万元用于窑市村亮化工程的打造。基于前期的调研布点,工程稳步推进。2022年8月,280盏崭新的太阳能路灯全部安装到位,彻底点亮了窑市村的夜。
倡导乡风文明点亮群众心灵
“我平时在县里跑货运,前几天结账回村后不小心把钱包给弄丢了,里面有3000多块钱、驾驶证、身份证,找了很多地方也没找到,正当我一筹莫展的时候,没想到第二天清早邻居就把钱包送到了我屋里,东西一样没少,太感谢了。”11月5日,在窑市村盆溪片的院落会上,说到钱包失而复得的事,二组的李柏荣感激之情难以言表。这只是该村乡村治理成效的一个缩影。
在乡村振兴的当下,如何充分发挥基层自治作用,全面提升群众整体素质,共建和谐文明乡村,这是钟剑时常思考的一个问题。通过考察调研,结合实际,窑市村分别组建村民议事会、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孝善理事会、老年协会、禁毒协会、禁赌协会、志愿者协会等“八协会”,持续推进基层自治,乡风文明在该村蔚然成风。
2021年10月,窑市村“橙道”在建设初期的项目推进上并不顺利:由于沿线部分群众在用地问题上存在分歧,导致项目一时难以实施。村民议事会得知情况后,积极牵头协调矛盾,立足长远,着眼大局,快速处理好道路用地问题,保障了施工作业进度。在村民议事会的及时协调与积极作为下,群众的思路通了,美丽的“橙道”也如期建成,成为了果农们的致富路。
“以前大家办个酒席多少带有攀比的风气,谁家的排场大、谁家花的多好像更体面,这无疑增加了大家的经济负担,但碍于面子,又没办法。自从有了红白理事会,倡导文明节俭,以往大操大办、铺张浪费的现象就逐步消失了,办完酒席,开销少了,最终受益的还是我们老百姓。”说起村里的红白理事会,盆溪七组的李良红露出满脸的肯定。
“现在群众的思想境界比以往要高得多,比如十一组的胡延春常年在外经商,这次回乡自发向村里捐出1万元的爱心善款,用于帮助那些暂时遇到困难的群众,像这样的事放在以前是不敢想的。”谈到这些年村里民风的变化,窑市村李扬雄感慨万分。
窑市村的“八协会”极大的调动了广大群众的主动性,充分体现了大家事大家议的优越性,彰显了群众事群众办的高效性。它在浸润着大家心灵的同时,也吸引着更多的村民主动为村里的发展作贡献。
2022年入夏以来,窑市村遇上有气象记录以来罕见的持续高温干旱天气,村里的脐橙树正值壮果阶段,亟需浇灌,“渴”不容缓。在村党组织的号召下,近30余名青壮年群众主动加入到抗旱志愿者队伍中来,他们从家里拉来水车、提上水桶,分片分组,有序开展抗旱保收活动,为保树壮果助丰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即便是罕见的干旱天气,在村民们的齐心协力下,秋后橙园丰收的景象也如期呈现。
“窑市村在美丽乡村建设上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我们通过聚焦优势、凝聚人心、集中力量、统筹资源,致力将窑市村打造成生态宜居产业旺、乡风文明生活富的崀山后花园。”谈到窑市村的发展前景时,钟剑信心满满。
来源:红网邵阳站
作者:杨坚 雷良军 刘亚东
编辑:戴瑾昕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