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9月16日讯(通讯员 龙满乙 于彪)绥宁县长铺镇第一小学语文教师张增杰,一直喜欢读书,他的案头上经常摆放着《人民教育》《湖南教育》《演讲与口才》等杂志。受到他的耳濡目染,他班上的学生也喜欢上了阅读。在2020年邵阳市教育局主办的“书香校园•师生共读”评比表彰会上,张增杰获评“书香教师”称号。
张增杰在为学生批改作文。
26年来,张增杰通过不懈努力和辛勤耕耘,桃李满园香,并以博爱传播知识,以敬业奉献岗位,无论是教育教学,还是班级管理和学校教学管理,均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教学模式和班级管理风格。
博学专精争做科研型教师
1995年,张增杰从师范学校毕业后,就一直从事小学语文的教学工作。从那个时候起,他就喜欢订阅杂志,喜欢到图书馆和阅览室读书,并做好笔记。久而久之,而形成了他博学专精的教学风格。在学区和学校的多次常规检查中,他的备课、听课、读书笔记都被评为优秀。
在自己成长的同时,张增杰不忘绥宁的教育,多次送教下乡,为乡里老师传经送宝。2009年5月,前往绥宁县朝仪侗族乡送教,并现场教学语文课《感激》。他独特的教学方式使乡里老师们耳目一新,声情并茂的授课深深吸引了每一位孩子。
2016年12月,寒风凛冽,张增杰在绥宁县教育局领导带领下,冒着严寒绥宁县红岩学校送教,现场教学《小鸟和守林老人》。在课堂上,因为张增杰绘声绘色地授课,孩子们俨然林中一只只活泼快乐的小鸟,教室里充满了暖暖的春意。
张增杰上课深受学生欢迎。
正因为张增杰的努力,在绥宁县“送教下乡”项目示范课教学中,他所教的《枫桥夜泊》被评为“优质示范课”。2019年,绥宁县成为“国培计划”第五批项目县。张增杰因教学成绩遥遥领先,教学风格独特,参加了此次国培活动,被评为“优秀学员”。
阅读带动张增杰博学专精,成为一名科研型教师。他不忘带动其他教师争做科研型教师,他指导其他教师的展示课《曹冲称象》《秋天的雨》《望洞庭》,均被评为“优质展示课”,他自己也被评为优秀指导老师和优秀培训师,所在的小语一班被评为“优秀团队”。
童心未泯 甘平凡的“孩子王”
从教二十多年来,张增杰一直牢记自己的诺言:授业解惑者,无愧于“教师”这个光荣的称号。从踏上工作岗位的那天起,他就在心中告诉自己,做名平凡的孩子王,从三尺讲台引领孩子们向着更高更远的地方展翅飞翔。
张增杰走近每一个学生,与学生亦师亦友。课堂上,他是孩子们的领路人,是灵魂的工程师。班上的学生杨晨一向寡言少语,成绩极不稳定。为了给学生鼓励,张增杰常常来到他的身边,弯腰摸摸他的脑袋,鼓励他大胆说话,说得不好,给予鼓励,说好了,大加表扬。渐渐地,杨晨变得阳光自信了,后来敢于到讲台上做简短的即兴演讲,语文成绩也稳在了85分以上。看到孩子的变化,杨晨的父母很是欣慰。
下课期间,张增杰成了孩子们来密的好伙伴,值得信赖的好朋友,孩子们都亲切地叫他“老张”。与他们一起游戏,一起谈天,一起阅读,一起欢笑,最幸福的是打开问题学生的心结,燃起孩子心中的理想。
张增杰发挥教师主导作用,激发学生课堂主体参与度。
学生龙栩娜,父亲因肝癌去世,家里变得一贫如洗,母亲远嫁他乡,由年迈的奶奶抚养。家庭的变故,使栩娜对生活充满了绝望,对学习失去了信心,成绩一落千丈。看着她无助的眼神,张增杰的心揪得很紧。张增杰便放弃休息时间,为她单独辅导,对她嘘寒问暖,还坚持每周和她的家长联系,及时回馈孩子的学习状况。龙栩娜的奶奶感动不已,总说:“娜宝有福气,遇到了这样一位好老师!”
由于班级管理工作出色,张增杰在2009年、2010年、2018年、2019被学校评为“优秀班主任”,2019年被绥宁县长铺片区评为“优秀班主任”;2017年、2018年先后被绥宁县教育局、邵阳市教育局评为“青少年科技优秀辅导员”,2019年辅导黄振同学编程或市一等奖,被评为“人工智能编程优秀辅导老师”,所教班级成绩在年级中遥遥领先。
来源:红网邵阳站
作者:龙满乙 于彪
编辑:李娟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