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记者探访脱贫路丨邵阳县栗树庙村:扶贫工作队队员是这里最可爱的人
2020-09-08 09:36:29 字号:

记者探访脱贫路丨邵阳县栗树庙村:扶贫工作队队员是这里最可爱的人

邵阳县栗树庙村全景。

红网时刻记者 张兴诚 陈雪骅 邵阳县报道

秋天的阳光格外明媚。

地处邵阳县最东端的郦家坪镇栗树庙村,在艳阳照耀下显得愈发生机盎然。

油茶葱茏,蜜桃飘香,鸡牛成群,新建的村级活动中心和文化广场,功能完备、设施齐全。

不远处,修建不久的两座自来水厂,将生产的清水源源不断地输送到每家每户。

日前,记者来到这里,处处可以感受到村民脱贫致富后的喜悦。大伙儿说,两年多前,这里还是深度贫困村,因为一群“可爱的人”来到这里,这个僻远的小山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栗树庙村老旧的活动中心“变身”现代化的村级综合服务平台。

夯实基建——

变落后村落为宜居家园

“栗树庙村,其实并不产栗子,也没有漂亮的庙宇。”说话的,正是“可爱的人”之一周正明,中建五局驻栗树庙村扶贫工作队队长,曾是中建五局一名总会计师,说话幽默可亲。

他告诉我们,由原栗树庙村和原付家坪村合并而成的现在的栗树庙村,曾经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90户849人。

“山多地少,交通闭塞,严重缺水,太落后了。”回忆起几年前的情况,村民们直摇头。

再也不能这么活!2018年4月进驻后,工作队与村支两委多番商讨,最后决定:要脱贫致富,必须以改善基础设施为突破口。

算细账的“总会计师”,坐惯了办公室,没想到动起来,也是风风火火。

这不,一来到这里,周正明就和两名“战友”——曾友谊和陆敏欢,沉下心来进行深入走访调研,情况逐渐明朗:全村基础设施“硬件”水平低,影响老百姓安居乐业。

“要致富,先修路。”在对口帮扶的中建五局大力支持下,工作队多方“化缘”,争取政策和资金支持,新建总长16公里的18条村组道路和6公里入户道路,3条6.7公里村主干道得到拓宽硬化,彻底改善了本村的交通条件。

路宽人欢畅,配套接着上。在工作队的努力下,村里安装太阳能路灯450盏;新建两座自来水厂,铺设了全新的自来水管网;整修水渠10000多米、山塘15口;不仅建成了一座500平方米的村级综合服务平台、村卫生室和4个健身文化广场,添置了现代化的办公设施、医疗设施以及各种健身器材,还对村小学进行了彻底维修,就连平时没人管的垃圾都开始有人收集清理、集中处理了……

旧貌变新颜,村民们把这些变化归功于中建五局派出的驻村工作队。

“道路硬化了,房子盖新了,现在晚饭后到处溜达溜达,都感觉神清气爽很多。”日益改善的日常生活环境,得到了村民一致的好评。

刘新和位于香岭山上的养鸡场,每年可上交村集体收入6万多元。

产业带动——

让“输血”变“造血”

在离栗树庙村活动中心不远的香岭山上,50多亩黄桃树下,随处可见的土鸡正咯咯地叫个不停。

脱贫致富离不开产业支撑。

随着水电路工程相继启动,产业富民问题涌上了周正明的心头。他发现,当地坐拥绿水青山,适宜发展种养业。比如养鸡,投入不多、见效又快,是个好办法,便主动联系刘新和及其他有能之士,希望一道发展村里的产业。

刘新和曾在云南经商,回乡后承包了栗树庙村500余亩闲置土地、20余亩水库鱼塘,经营已见起色。

“开始只认为他随便问一下,没想到他下决心要养鸡。”第一次联系时,刘新和没怎么心动。但周正明没放弃,多次上门掰开揉碎了帮他介绍养鸡的发展前景,还协调关系、办理相关手续,带领村干部和刘新和到外地考察学习如何管理。

“工作队为养鸡场争取30万元的产业基金,村里负责解决场地,‘合作社+农户’的扶贫模式可以带领村民致富,符合我当初回乡创业的初衷……”回忆起养鸡经历,刚从县城贩卖成鸡回来的刘新和告诉记者,是周正明的诚意打动了他。如今刘新和的生态种养殖合作社已养鸡3万多只,在此就业的贫困户月收入3000多元。

今年上半年,刘新和采取套养的形式,在养鸡场种植了50多亩黄桃树。“明年秋天,就有黄桃吃了。”周正明望着漫山遍野的黄桃说道,利用山地资源发展种养业,才是实现持久脱贫的“王道”啊!

产业发展有了眉目后,周正明他们也没闲下来。仅一年多时间,扶贫队就联合地方政府,带领乡亲们种植了2000亩油茶树,头三年由中建五局每年出资25万元进行培植。

在油茶种植后,中建五局又筹资100万元新建了一座养殖规模可达200头的养牛场,以发展养牛产业。

与此同时,为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和带动贫困户脱贫,周正明又和村支两委协调,动员栗树庙村8名致富带头人,组建了邵阳县祥华生态种养专业合作社,新建一个养殖规模达10万羽跑山鸡的散养鸡场。

今年,受疫情影响,产业发展遇到了瓶颈。6月23日,中建五局党委书记、董事长田卫国来调研走访慰问时表示:“保证好产品的质量和安全,销售方面,我们想办法。”在中建五局扶贫队“造血式”扶贫帮扶下,越来越多尝到甜头的村民,开始积极拥抱产业脱贫。

新建的自来水厂让村民喝上了干净、卫生的饮用水。

结对帮扶——

变“遥控式指导”为“上门式服务”

走访中,记者见到了田卫国的结对帮扶对象刘良军。

“问我鸡蛋好卖吧?水蜜桃今年产量怎么样?孩子学习好吗?”面对记者,贫困户刘良军对6月19日田卫国来家结对帮扶时的情景记忆犹新。这也是田卫国第三次走进结对帮扶对象家中,每次他都会从生产到生活,再到孩子们的学习成长,作仔细了解。

身体残疾的刘良军,妻子患有糖尿病,两个孩子正在上学,家庭负担较重。“田董事长一直鼓励我发展产业,还私人掏钱赞助我小孩的学费,每次见到他都觉得像亲人一样。”刘良军告诉记者,现在,家里养了土鸡,还种了水蜜桃、黄花、蘑菇等,一年可以赚2万多元,日子越来越有奔头了。去年扶贫队还给他家免费发放了50只鸡苗。

中建五局全力帮扶栗树庙村发展产业。

记者了解到,为了努力做到在一线“零距离”服务群众,中建五局建立了“一对一”精准对接制度,制发帮扶联系人手册,要求定期了解困难职工家庭情况、帮扶措施落实情况和帮扶工作效果。

刚结对时,中建五局就安排127位处级及以上党员干部与127户未脱贫贫困户“一对一”结对帮扶。2019年,又安排154名处级及以上党员干部与154户建档立卡贫困户结对帮扶。

其中,有16名帮扶责任人资助其所结对贫困户家中的5名大学生、9名中专技校生和4名高中生的学费或生活费,且不受脱贫攻坚三年限制,直到其完成学业为止。

每年,所有帮扶责任人都会走进帮扶对象家,除了“送温暖”等常规救助,还全面关注脱贫路上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然后和帮扶对象一起想办法。

周正明告诉记者,这种全面帮扶,还体现在把教育和扶智扶志相结合。中建五局会定期组织志愿服务活动,给学生送去全套文具、书籍和书包,该局长沙建校还吸收了7名自愿入读接受职业教育的本村孩子,为他们提供学费赞助,助力他们获得一技之长,阻断贫困代际传递。

“不但精准,而且全方位。”说起中建五局对栗树庙村的帮扶,村支书李德荣赞誉有加,“‘结对子’帮扶,搭建起了后盾单位与贫困群众之间的‘连心桥’”。据了解,为了使帮扶不“一阵风”,中建五局还承诺,工作队撤出后,每年还提供20万元给村里发展经济。

如今,一共670户2970人的栗树庙村,目前,已脱贫178户822人,不产栗子,也没有漂亮建筑的栗树庙村,道路宽了,产业兴了,人心暖了,日子越来越有盼头了。

来源:红网邵阳站

作者:张兴诚 陈雪骅

编辑:罗倩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