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7月1日讯(通讯员 马娟 黄璞 黄大平)6月25日下午,在武冈市晏田乡蕉林村村级卫生室,4位村民同时来看病。村医唐艳萍一会儿为村民做针灸治疗、一会儿量血压,有条不紊。

村医唐艳萍正在为患者进行中医诊疗。
“老百姓遇到小病小痛的都找我,待遇有保障,还受大家敬重,我很珍惜这份工作。”唐艳萍笑着说。
近年来,武冈市在对全市299个村级卫生室、4个学校卫生室进行标准化建设的同时,选送培养年轻医生,淘汰无法胜任的老年医生,派驻县(乡)高职称医生,共聘用村医461人,全面消除了医疗服务“空白村”,成功破解了基层医改“村医难找、村医难留”的困境。
“按照省里要求,我们每年财政投入村级卫生室的运行经费达600万元,其中用在基层医疗人才服务能力提升上的经费接近四成。”武冈市卫健局副局长王端奇介绍说,凡是通过选拔培训留在农村的医生,市级财政不但按工作量给予基层公共卫生服务补贴,还定期送他们去培训,帮助他们提升医疗技术。
在基层医疗人才培养政策吸引下,该市选择回乡当村医的年轻人越来越多。近5年,该市共选送110名热爱农村医疗卫生事业的年轻人参加本土化乡村医生培养,目前已有46名学成回乡服务村民。
为提升村医整体服务水平,该市每年对所有行政村卫生室在岗的50岁及以下的乡村医生法人代表开展能力提升培训,并派村民代表对乡村医生医德医风、业务水平等进行综合评议。近年来,该市因年老、不能胜任工作等原因被注销执业注册的村医达112人。
此外,该市还派驻了274名市级医疗专家和274名乡镇技术骨干到村级卫生室坐诊,通过传帮带,帮助村医提高服务能力,让老百姓不出村就可享受优质医疗服务。

标准化建设的清水亭卫生室。
在四合院结构的清水亭村村级卫生室,药房、留观室、诊疗室一应俱全,崭新的墙面上悬挂着武冈市人民医院专家坐诊表。村民不用舟车劳顿,就可以在村里享受到三级医院的医疗服务。“现在吃穿不愁,看病不愁。农村的日子越来越好了。”前来量血压的76岁村民李春芳笑着说。
来源:红网
作者:马娟 黄璞 黄大平
编辑:曾珍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