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尽锐出战降“穷魔”——邵阳县脱贫攻坚纪实
2019-12-26 11:08:43 字号:

尽锐出战降“穷魔”——邵阳县脱贫攻坚纪实

d2246dec-06fb-42d7-a938-7422588fb0b0.jpg

邵阳县油茶基地一派欣欣向荣,油茶产业已成为邵阳县贫困户脱贫利器。

红网时刻12月26日讯(通讯员 肖祖华 刘飞)仲冬,行走在“油茶之乡”邵阳县,处处油茶飘香,洋溢着收获的喜悦。

12月20日,白仓镇黄连村,村民莫田清正在榨油作坊里榨油。作坊旁边,是他正在修建的3层小楼。莫田清因妻子患病致贫。2012年,在扶贫政策支持下,他开始种植油茶,并不断扩大种植面积,现在已种植30余亩。油茶进入丰果期,每年有5万元左右收入。他家脱了贫,妻子病情也见好,新房正在修建。

邵阳县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和革命老区县。近些年来,该县汇聚全县力量,尽锐出战,大力发展产业,千方百计拓展市场,着力解决贫困群众“两不愁三保障”问题,谱写了一曲奋力“降穷魔”的战歌。

据统计,从2014年至今,邵阳县累计脱贫超18万人,160个贫困村脱贫出列。到今年底,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可减少至2592户6940人,贫困发生率下降至0.73%。

91191421-0831-47ac-a58f-d887daf950de.jpg

农村中小学生乐享非遗传统民俗文化进校园。

上下一心挖穷根

12月22日,在邵阳县塘渡口镇鱼鳞村田野上,10余名党员志愿者在帮助村民翻耕、起垄烟田。这是该县党员干部帮助农村发展产业、帮助贫困户增收的一个场景。

脱贫攻坚,人是最关键的因素。邵阳县从顶层设计入手,以贫困村为主战场,建立分年分步实施脱贫攻坚“路线图”,逐步形成上至县委书记、下至农村党员组长,横贯18个行业扶贫领域,“三级书记”齐抓扶贫的作战体系。全县安排49名县级干部和196名科局长包村帮扶,选派1120名干部组成399支工作队驻村帮扶,发动10507名党员干部与贫困户结对帮扶,实现驻村帮扶和结对帮扶全覆盖。

为汇聚全社会力量投入脱贫攻坚,10月16日,邵阳县举行大型扶贫公益活动,30余个单位和团体当场捐赠款物3000余万元。

同时,为激发脱贫攻坚内生动力,今年来,邵阳县开展“四美进农家”活动,倡导“守法知礼心灵美、勤俭兴家生活美、庭院整洁环境美、文明和谐乡风美”。围绕产业发展、环境建设、乡风文明、乡村治理做文章,旨在改变思想观念,提倡不等不靠、勤奋自强、乡风和睦、绿色发展。

罗城乡保和村村民徐召军曾是村里有名的“二逛子”,游手好闲。老婆一气之下带上一双儿女回了娘家。今年初,保和村开展“四美进农家”活动,举办“致富模范”“奋斗之星”等评比。徐召军受到触动,他主动找到驻村帮扶工作队,请求承包两口鱼塘养鱼,得到工作队支持。自此,他一心扑在鱼塘,清淤、买鱼苗、进行鱼鸭套养,半年赚了2万多元。徐召军的表现得到村民认可,最近他被村民推选为“奋斗之星”。

????_20191227114326.png

村民在采摘油茶果。

产业兴旺“活水”来

“一棵茶树一斤油,子子孙孙不用愁。百亩油茶万斤油,娶了媳妇又盖楼。”这句在邵阳县流传的顺口溜,是当地通过发展油茶产业脱贫致富的真实写照。

邵阳县享有“中国茶油之都”美誉。该县取产业之长补贫困之短,将茶油产业发展与脱贫攻坚紧密结合起来。2014年,该县开始大力发展油茶产业,以产业带动脱贫。

退伍军人周根生是邵阳县油茶种植大户,也是脱贫致富带头人。2009年,周根生开始承包荒山种植油茶。目前,他牵头成立的油茶专业合作社,已分布全县11个乡镇36个村,有160多户农民入股。“我现在承包1.3万多亩油茶林,带动640名贫困人口人均年增收3000元。”说起自己的油茶事业,周根生很自豪。

目前,邵阳县参与油茶种植的企业有33家、专业合作社112家、个体大户379户,完成油茶造林23.2万亩、油茶低改15.3万亩,年产茶油1.96万吨,年产值达22.5亿元。油茶产业已成为邵阳县脱贫攻坚第一产业。

为进一步促进产业发展,邵阳县创新推出县、乡、村三级科技扶贫模式。2018年以来,该县邀请省、市、县科技专家500余名,为全县贫困地区产业发展出点子、送技术,为决胜脱贫攻坚装上“科技引擎”。

今年8月,农林专家在邵阳县河伯乡举办产业扶贫科技培训班,传授油茶、香菇种植技术。培训后,该乡五皇村、陈仕村、城背村、公屋村、苏江村建设标准化香菇种植大棚50座,种植香菇25万棒,成为邵阳市最大香菇产业基地之一。前不久,第一批香菇已上市,预计明年产值可突破400万元。

目前,邵阳县已形成以油茶产业为主导,优质稻、生猪、烤烟、蔬菜、土鸡、铜鹅、红薯、黄花菜等特色产业同步发展的产业格局。已建成水果蔬菜基地162个,培育烤烟主产乡镇7个,基本实现村村有扶贫产业。

3a0a8970-1340-457c-b165-3339a4119e9f.jpg

邵阳县最大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梅溪嘉园全景。

七大行动惠民生

12月20日,在邵阳县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小区梅溪嘉园扶贫车间里,刘小花正紧张制作装饰灯笼。她在短时间内学会了灯笼制作工艺,每天可制作两三百个灯笼,月收入近3000元。

刘小花是邵阳县下花桥镇岩头村贫困村民,2014年丈夫患病去世,留下她与两个孩子,生活十分艰难。今年5月,她家作为易地扶贫搬迁户,搬进了梅溪嘉园。“以前只有一间破旧不堪的土砖房,生活极为不便,农田收成也不多。现在两个孩子都在县城读书,家里也有了稳定收入。”谈起生活变化,刘小花笑容满面。

“十三五”期间,邵阳县共投入7.32亿元,完成易地扶贫搬迁3162户11543人,搬迁入住率达100%,稳定脱贫率达99.25%。目前,搬迁人员参加就业培训498人次,参与产业扶贫的有1396户5449人,外出就业的有1950户1956人。

近年来,邵阳县委、县政府盯紧“两不愁三保障”,通过实施产业、健康、教育、安全饮水、就业、住房保障、兜底保障等7大攻坚行动,“多点开花”,织密扎牢民生保障网。贫困群众生活条件明显改善,老百姓日子越过越好。

黄荆乡大付村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加上经济落后,基础设施不完善,是当地有名的“干疙瘩”。2018年5月,日供水达2000吨的黄荆乡大塘垅水厂建成后,大付村家家通了自来水。

大付村村民邓小娥告诉记者,以前挑一担水,来回要走约3公里,每天至少要挑三至五趟,有时候去晚了,还得排队等水。用水得节约着用,妇女们连头发都不敢留长了。现在,村里家家户户通了自来水,再也不用赶早去挑水了,洗衣机、饮水机都用上了,自己也留起了长头发。

来源:红网邵阳站

作者:肖祖华 刘飞

编辑:李娟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