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邵阳市北塔区:一封“遗书”背后的党员故事
2019-07-10 10:51:09 字号:

苦难面前  微笑应对.jpg

王初夏(中)合影。

红网时刻7月10日讯(通讯员 李忠华)“死后不搞任何告别仪式,不请吃设堂,不占地建坟,所剩积蓄部分作为党费交给组织。”7月8日,在邵阳市北塔区委组织部,一位精神矍铄的七旬老人从身上掏出一纸“遗书”,纸片虽薄却凝聚了一名老党员厚厚的爱党爱人民的初心。

老人名叫王初夏,北塔区新滩镇街道资新社区居民,是原市棉纺厂一名退休职工、退伍老兵。谈话间,他撸起T恤,左背部一侧赫然一条伤疤,老人说,这是当年在战场上留下的。

提起写作“遗书”一事,王初夏老人显得非常激动。他说,自己1971年在部队入党,服役十年复员后,放弃了到邵阳市委机关上班的机会,选择了市棉纺厂一线工作。几十年来,国家在不断地发展、强大,我们的生活也越来越好。

谈到动情处,王初夏老人捋了捋胸前的毛主席像章,轻轻唱起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让在场的干部肃然起敬,也揭开了老人幸福与不幸交织的初心回忆。

“虽然每天生活得安逸,可是我心里不踏实,想着还要对社会发挥余热。”1998年退休后,王初夏和社区第四党支部书记卢桂兰、唐吉成夫妇发起了“夕阳红爱心小组”,义务清扫小区卫生、开展文明劝导、关爱邻里……原本可以安心养老的王初夏,反而更加忙碌起来。王初夏还兼任社区老年协会骨干成员。该协会为辖区老人办实事、好事,评选表彰“好媳妇”、“好婆婆”、“和睦家庭”等,调解邻里矛盾,帮助社区成立广场舞队、太极拳队、腰鼓队和老年戏迷协会。

王初夏老人践行初心的道路走得有些坎坷。2010年5月31日,他唯一的儿子因车祸造成右脑运动神经断裂,生命垂危。在市中心医院历经9天9夜抢救、脑开颅及脑右颅骨手术后,王初夏将儿子从死神中拉了回来。为了给儿子治病,王初夏和妻子两次到省湘雅医院、连续三次上北京寻医,几乎花光了家里所有的积蓄。9年来,他为左侧偏瘫的儿子做针灸与理疗等,每天做2-3次护理按摩,每次45分钟,3000多个日日夜夜,300多万次护理按摩……9年来,王初夏老人仍每月坚持按时参加主题党日活动、缴纳党费、关爱邻里。市内各大公园里,还留下了他义务帮偏瘫患者按摩康复的身影。

近年来,资新社区先后成立7个“爱心党小组”,党员干部一线服务、群众见贤思齐渐成风尚。该社区先后获全国科普示范社区、全国老龄工作先进单位、省级文明社区、全省群众文化先进社区、全省社区建设示范单位、全省司法调解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虽然我儿子出了严重车祸,几乎花光了家里的积蓄。但是党和毛主席培养、关怀了我,我一定要把党的优良传统传递下去。”王初夏履行了自己入党时的初心,在自己最困难的时候,也没有向党组织提过任何要求,赢得大家尊敬,先后多次获评“优秀共产党员”。

来源:红网邵阳站

作者:李忠华

编辑:戴瑾昕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