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建累(左)在棉被加工店内为客户赶制棉被。
赵建累在谈及自己工作时,“在寒冬给人送去温暖,这本身就是一件很快乐的事”。
红网时刻2月1日讯(通讯员刘恩权)1月31日的上午,邵阳阴冷多日的天气,突然放晴,和煦的阳光穿透云层泼洒而下,在双清区布料市场的一家棉被加工店内,老板赵建累早早地在店内等待,今天他没有开机器工作,因为今天对他来说是个重要的日子。
腊月初,有一对老人来店里订做被子,说是给女儿结婚用的,取货日期就定在腊月二十六。腊月是棉被加工生意最好的时候,但是每年腊月赵建累和哥哥就早早地结束生意,回到温州老家陪父母过年,因为父母年岁已高,应当回家多陪陪老人,让老人见见孙子孙女。他回家心切本不想接单,但转念一想不能误了这对老人的心意,就应承下来,被子早就做好了,回去的东西已经收拾地差不多了,只等那名客户取货后,马上赶回老家过年。
今天是交货的日子,也是履行承诺的日子,“答应客户的事情,一定要做到,这是我做生意的原则”,他说。
这段时间店里工作太忙,他不得不铆足劲全力以赴。店里只请了一名员工,他和妻子朱鲁芬还有这名员工三人,每天天一亮就开始工作,工作到晚上七点,每天能做二十多床棉被,每床能赚三十来块钱。他说:“我们这行就是冬天这两三个月生意好”。为了多赚些钱回家过年,他更加卖力地工作,店里积压的订单还有三十多份,年前要全部做完。
赵建累是温州人,从二十多岁起,就跟随哥哥在湖南做棉被加工生意,2004年给客户送货时,来到邵阳市“觉得这里的人特别好客,加上这边做棉被加工的不多,我和哥哥就决定留在邵阳”,他哥哥开棉被加工厂主要供应给工厂、旅馆等需求量较多的客户,赵建累开门店针对的是家庭、医院要求品质高的客户。采用什么等级的棉花,做多长多宽,他们根据客户个性化需求来制作。
在邵阳市双清区生活了十四年的赵建累,现在成了地道的邵阳人。温州那边是不吃辣,主要甜食,刚来邵阳时他不习惯邵阳的咸辣口味,但是他现在却无辣不欢,反而是回到老家感到不适应了。他的客户来自邵阳各县市区,邵阳方言杂、难懂,语言沟通是障碍,“很多老人讲方言,刚开始完全听不懂”,他连猜带比划也搞不清楚,后来他苦学邵阳话,生意淡季时就去附近店铺找人聊天,渐渐地他开始听得懂邵阳话,包括难懂的绥宁、隆回话他都能懂一点,现在他还能用夹杂邵阳方言的普通话和顾客对话,他说自己也算是半个邵阳人,邵阳是他的第二个家乡。
他说,棉被好不好的基础在于选材,现在市场上流通的最好的是二级棉花,产自新疆,棉绒长,质地软,保暖好,他店里最好的棉花就是这种新疆棉,由于这种棉花灰尘少,所以加工后重量不会有太大差别,加上舒适的手感,定做棉被的客户大多选用这种棉花。但是市场上部分加工店和家纺店在新疆棉中掺杂其他劣质棉降低成本,赵建累特意将棉花摆在店门口,让客户自己选材,生意淡季时,客户还可以现场观看制作过程,让客户更加放心。“做生意是件‘良心事’,客户选择你是对你的信任,我们一定要对得起你他们”。所以用心做棉被成了赵建累的座右铭,时刻拿这句话来提醒自己。
“以前是用弹弓弹,现在是机器弹,机器质量也就直接影响棉被的质量”他为了做好质量,店内购买的机器都是同行业最好的,上线的机器是最新的电脑操控的,可以自由设置走线图案,缝的针脚细切密,用很久都不会松动。他说大部分人做棉被都是送给自己的儿女的,棉被不仅仅是一件物品,更是父母对儿女的一片心意,他要认真做好每一道工序,不负每位父母心。
赵建累在谈及自己工作时,“在寒冬给人送去温暖,这本身就是一件很快乐的事”。
来源:红网邵阳站
编辑:颜瑶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