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幸福新洞口:逐梦雪峰山 辉煌40年
2018-12-17 17:15:20 字号:

幸福新洞口:逐梦雪峰山 辉煌40年

微信图片_20181217165438.jpg

“幸福新洞口”纪念改革开放40年新闻发布会现场。

红网时刻12月17日讯(记者 李钟琪)12月17日上午,洞口县举行“幸福新洞口”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新闻发布会。该县县委副书记、县长周乐彬介绍了改革开放40年来,洞口在经济社会发展方面所取得的重大成就。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县域经济实力不断增强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该县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改革创新为动力,经济总量持续扩大,财政收入不断攀升。全县地区生产总值从1978年的1.31亿元,发展到2017年的168.22亿元,较1978年增长了25.2倍。人均GDP从1978年的214元,发展到2017年的2.09万元,较1978年增长18倍。财政收入从1978年的856万元,发展到 2017年的9.31亿,增长了107倍。荣获“湖南省特色县域经济重点县”、“全省全面小康经济快进县”荣誉称号。

QQ图片20181217164710.png

洞口县城市全景。

以产业建设为支撑,三大产业建设如火如荼

三次产业比例由1978的62.3:18.2:19.5调整为2017年的32.6:32.5:34.9。2017年荣获“湖南省一二三产业融合试点县”称号。

一是农业产业提质升级。2017年,全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到89.05亿元,比1978年增加88.14亿元,增长11倍,年均增速6.6%。2017年,全县粮食产量45.91万吨,;油料产量3.75万吨;柑桔产量7.51万吨;生猪年末存栏110.24万头。农业产业结构和布局不断优化,形成了“粮食、油料、牲猪、蜜桔、茶叶、油茶、楠竹” 七大产业集群和“雪峰云雾茶”、“雪峰蜜桔”2大品牌。全县农民专业合作社达781家,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36家,其中2017年农产品加工规模企业实现总产值113.67亿元。近五年来,先后被评为“省优质工程开发县”、“全省粮食生产标兵县”、“全省农业综合开发工作先进县”等荣誉称号。

二是工业经济快速增长。2017年工业实缴税金9496万元。建成了省级开发区——洞口经济开发区, 园区入驻企业达119家,基本形成了农产品加工、特色轻工、电子、建材等4个过十亿的产业集群。2017年,园区完成技工贸总收入146亿元,完成工业总产值138.01亿元,完成规模工业增加值28亿元。2017年全县进出口总额首次突破亿美元大关,实现10042万美元。近几年多次获评“全省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二等奖”。

三是商贸旅游业持续繁荣。全县共有企业门户网站1811个,线上线下商家700多家,各类淘宝网店达到5万多家。2017年洞口获评“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县”。前不久,中国国际电视台专题报道了洞口电商扶贫模式,将洞口雪峰蜜桔品牌和电商扶贫模式输向全世界。旅游方面,目前,全县有3A级景区5个,三星级以上乡村旅游区(点)5个,基本形成“一园(罗溪国家森林公园)一城(县城‘一塔双洲’、‘一江两岸’)一江(半江风景区)两镇(高沙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山门省级历史文化名镇)两村(文昌街道平青村、雪峰街道双联村)”向全域旅游发展态势。2017年共接待游客109.5万人次,综合收入达到8.08亿元。今年1-11月共接待游客131.7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9.88亿元。

QQ图片20181217164903.png

洞口柑橘。

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基层基础不断夯实

一是交通条件明显改善。公路通车里程从1978年的480公里增加到2017年的3591公里。全县20个乡镇3个街道办事处1个管理区以及各行政村全部通水泥路,形成了以县城为中心,贯通城乡,连接毗邻各县的公路网。沪昆高速东接沿海、西通云贵,毗邻武冈机场仅30分钟车程,洞口至桂林兴安的出省高速打通,怀邵衡铁路竣工即将通车,加速洞口融入大湘西旅游圈,洞溆高速列入“十三五”展望线,“铁公机”立体式交通网正在形成。国道、省道及四通八达的县道、乡道、村道组成的大交通网络,形成了县域“一小时经济圈”。二是水利能源建设快速发展。全面实施了骨干水利工程除险加固,增强了防洪保安能力,为发展现代农业提供了水源保障。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88%以上,供水保证率达95%以上,全面解决农村人口安全饮水问题。县城管道天然气、农村沼气、太阳能、风电等新能源迅速发展,人民群众从能源建设中享受到了实实在在的成果。三是通信通讯飞速发展。到今年年底该县将实现334个行政村光纤通达率及4G信号覆盖率均达到100%。

绿色、协调、可持续发展,城乡面貌焕然一新

经过40年的不断发展,城乡面貌显著改善,城市品位明显提升。现有大小街道44条路,主要道路16条,县城建成区面积18平方公里,县城常住人口达13.57万人。目前,洞口正按照打造“山水园林洲城”生态宜居城市的目标,继续推进“传奇文化名县”和“民俗风情靓县”建设,进一步加大基础设施和生态建设力度,廻龙洲公园、伏龙洲民俗文化园、沿江风光带、火车站站前广场、平溪江国家湿地公园等一批精品工程,将成为洞口城市形象的新标志。按照“保环境、促发展、惠民生”的总体思路,持之以恒地开展了以林业生态工程、耕地保护和水土流失治理为重点的生态环境建设,林地保有面积131287.1公顷,森林覆盖率由1978年的42.5%增加到60.5%。建成一批省级、市级美丽乡村示范村,古楼乡古楼村被评为“全国文明村”。近五年来,先后获评“全国生态文明先进县”、“全国绿化模范县”、“全国十佳县级示范单位”等称号。

解决热点和重难点,社会事业持续改善

一是教育事业优先发展。目前,该县共有各级各类中小学校251所,在校中小学生127382人,共有在编在职教师5760人,离退休教师3329人。各类教育协调发展。该县连续三年被评为“邵阳市民办教育先进单位”。二是卫生事业成效显著。全县医疗卫生资源总量持续增加,覆盖城乡居民基本的卫生服务体系基本建立。全县医疗卫生机构发展到39个,形成了以县人民医院、县中医医院为龙头、乡镇卫生院为枢纽、村卫生室为基础、私营医疗机构为补充的县域医疗服务网络和多元办医格局。三是文体广电事业日益繁荣。该县现有国家级二级馆2家,民办博物馆1家,“3D”数码影院1家,乡镇综合文化站23个,村级农家书屋565家。广播电视发展迅猛,每个村建成“村村响”,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达100%。 “棕包脑”祭祀舞蹈成功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全县有国家级非遗项目1个,省级非遗项目4个,市级非遗项目5个,县级非遗项目19个。洞口被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会授予了“中国宗祠文化之都”称号。

提升群众获得感,人民的生活水平大幅提升

一是居民收入水平显著增加。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978年的128元增长到2017年的15419元,增长了17倍。二是消费结构逐步升级。三是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2017年,五大保险参保总人数71.17万人,征缴社保基金4.49亿元,发放社保待遇5.92亿元。近年来,洞口坚持以生活、住房、医疗为主要内容,积极探索建立农村特困户救助体系,基本建立起了覆盖城乡、功能完善的社会救助体系。

2019年我们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继续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工作,加强保障和改善民生,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提高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保持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社会大局稳定,努力开创幸福新洞口更为华丽的篇章。

来源:红网邵阳站

作者:李钟琪

编辑:李金娟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