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发布会现场。
红网时刻10月30日讯(记者 贾星)10月30日下午,邵阳市召开“幸福新邵阳”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第四场新闻发布会,邵阳市农委党委书记、主任肖高国介绍了改革开放40年以来,邵阳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与成果。邵阳市农委相关负责人就深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等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
在改革开放的40年里,邵阳市农业发展蒸蒸日上,农业总产值持续增长,同时也促进了农村经济的稳步健康发展。随着一系列惠农政策的进一步落实,农产品生产效益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进一步得到激发,粮油、蔬菜、水果、肉类、水产等主要农产品产量明显增加。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视察隆回超级稻高产攻关项目示范基地。
邵阳市在加快农业机械化进程方面进行积极探索,特别是实施购机补贴政策和“百企千社万户”工程以来,邵阳市农机化发展步入了快车道,实现了农业生产由人畜力为主向机械化作业为主的历史性转变。
无人机植保。
40年来,邵阳市农产品加工业突飞猛进,农业产业化企业不断壮大,农村一二三产业蓬勃发展。2017年,全市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到5623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425家,农产品加工产值1160亿元,实现年销售收入1043亿元。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87家,其中:国家级2家(湘窖、李文)、省级47家、市级238家。园区建设有力推进,全市共建成省级现代农业特色产业园40家。随着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种粮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
洞口古楼休闲茶园。
邵阳市围绕吃、住、玩、乐,加快了农业与旅游、健康、教育、文化产业的深度融合,休闲农业、创意农业、乡村旅游不断发展,“互联网+现代农业”开始出现。中国惠农网、阿里巴巴“农村淘宝”等大型知名平台纷纷入驻,“洞口农业产业带”“淘宝新邵馆”“京东隆回特色馆”等县级特色平台上线运行。
坚持科技兴农,注重农业技术研发和技术推广工作。2007年,市本级农业六站两中心合并组建了邵阳市农业技术管理处,在全省率先启动农业科学研究院组建工作。自2015年组建市农科院以来,承担省级以上各类科研项目20余项,获得省部级及市级科技成果奖5项,制定各类农业技术规程10来项,获得专利1项,西甜瓜品种选育和设施高效栽培等居全国领先地位,特色优质稻品种选育、生态柑桔生产技术和高山蔬菜栽培达到省内先进水平。
丰收的脐橙。
随着新农村建设、美丽乡村建设及精准扶贫工作的深入推进,投入力度不断加大,农村基础设施明显加强。农村“水利网”基本成型,全市现有各类水利设施近30万处,总蓄水量19.7亿立方米。农村公路“窄改宽”、自然村通水泥路、人安饮水、农网改造以及宽带互联网等做到了全达标,村级综合服务平台、标准化卫生室建设和农村广播电视“村村响”等实现了全覆盖,农村危房改造、异地扶贫搬迁任务全面完成,文化、体育设施也开始走进农村社区和居住区。
省级美丽乡村建设示范村新邵县陈家坊镇富阳村。
邵阳市始终高度重视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将农产品质量安全当作农业产业的“命根子”,不断加大监管力度。全市形成了市、县、乡、村四级农产品质量监管体系。我市“三品一标”总数达到182个,其中绿色食品60个,无公害农产品83个,有机食品25个,地理标志产品14个。有效整合执法力量,率先在全省成立了农业综合行政执法支队,有效解决了屠宰点扰民、非法电鱼猖獗、制假售假等群众关注的热点、积难险重等老大难问题。
游客体验金银花采摘。
在推进和深化农村各项改革方面,邵阳市打破“大锅饭”,包干到户,不断巩固和完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地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取消征购粮任务,还农民以更大的生产经营自主权。取消农村一切税费,从根本上减轻了农民负担。加大农业补贴力度,进一步激发了农民群众发展农业生产的积极性。
发展已结出硕果,进步还在路上。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明确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这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新要求。站在历史的新征程上,邵阳市农业委员会将继续解放思想、推进改革开放的一系列坚定行动,为农业发展翻开新的篇章。
来源:红网邵阳站
编辑:李金娟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