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时代“老兵新传”|易文国:脱下军装初心在 奋战餐饮乐奉献

短发、浓眉,目光炯炯,轮廓分明的脸庞透着刚毅……他坐着的木床上铺着竹席,军绿色的被子方方正正。

7月9日中午,他在饭店的休息室内,给昔日战友打着电话,笑意从眼神中弥散开来。

他是易文国,退役20余年的老兵,也是餐饮企业邵阳易湘农家大院三家连锁店和一个农场的“当家人”。

“复员后的岁月里,我从未忘记自己曾是一名军人。”这名今年46岁的汉子,话语铿锵却满是深情。

如愿入伍,满腔热血上天山

一张泛黄的照片上,一身戎装的易文国精神饱满,眉眼间显露青涩。这张照片和其他与战友的合影一样,被放在家中书桌上。“看着这些照片,回想军旅生涯,怀念当年战友情!”易文国话语轻柔,激情岁月历历在目。

1997年,胸戴红花的易文国第一次离开家乡新宁县马头桥乡九龙村远行。那年他光荣入伍,成为了人民子弟兵。

参军入伍、保家卫国,是易文国的梦想。“苦,不怕!累,也不怕!我是农家孩子!”当他得知自己要远赴新疆时,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到边疆去锻炼,去当‘天山卫士’。”

那时的他,在四天三夜的火车上没有想到,冬天的新疆和天山那么冷。零下三十几度,在外训练时头发、眉毛都结冰了。“那也不能输给天气吧,坚持就是胜利,何况我们邵阳人是吃得苦、霸得蛮的。”易文国说,坚强的意志、不服输的性格是在部队锻炼出来的。

刻苦训练不落人后,军事素质一步步提高;积极参加义务劳动,为战友理发、为居民铲冰雪……在部队的第一年里,易文国就先后获得“优秀共青团员”“优秀士兵”等荣誉。

严谨细致、雷厉风行、执行力强……这是“农家大院”员工对易文国的印象。每天早上6时,易文国准时起床,“这是我在部队时养成的习惯。”挥别天山多年后的易文国如是说:“没有部队,就没有今天的我。”

进军餐饮,白手创业战意浓

左手食指上的一条条疤痕,是在厨房切菜时被刀反复豁开的口子;饭店大厅新买来农家食材,总要上前打量一番是否新鲜。“这些,都是学厨时留下的‘后遗症’。”易文国笑着说。

1999年,易文国退伍。此后的20多年里,他白手起家,在餐饮行业干出了一片新天地。

退伍后,易文国被安置在市化纤厂,成为一线工人。后来企业改制,2003年他下岗了。“怎么能怨天尤人,怎么能等靠要,我得闯一条自己的路。”刚毅的易文国只身一人前往长沙学习厨艺。

每天比其他学徒先到厨房两个小时,洗菜、摘菜、切菜抢着干,晚上悄悄记录厨艺流程和自己的不足;被潮湿厨房泡坏的鞋补了一次又一次,半年多时间从未请过一天假。“我是部队出来的,还怕这点苦?”正因如此,常人需要三到五年才能学好厨艺出师,他一年时间就从学徒干到了厨师长。

2004年,易文国成为温州一家高级餐厅的厨师长,拿到了上万元的月薪。但他的目标不止于此。后来,易文国和4名战友在温州开起了他人生第一家餐馆。

然而,他的创业之路并未如他所想的顺畅。由于缺乏管理经验,餐馆开业一年多入不敷出。“开餐馆的10多万元都是从亲友那借来的,我顶着巨大压力默默坚持。”那时的易文国每天清晨5时就到菜市场买食材,白天在店里研究菜品、收集顾客意见,晚上经常忙到深夜。

正因执著和勤奋,易文国的事业渐渐有了起色。当温州餐馆步入正轨后,易文国寻思回家乡发展。2012年,易文国回到了新宁,开了第二家餐馆。

2016年,易文国“进军”邵阳市区,打造“易湘”品牌和“农家大院”。“农家大院”,有易文国对农家的情怀,还有让大家吃到正宗绿色健康农家菜的心愿。

“真材实料,注重细节。”这是易文国创业以来秉持的“底线”。易文国介绍,“农家大院”在食材选择上,猪肉要来自养殖一年以上的土猪,就连油豆腐也是在农户手里买黄豆、再手工磨,最后用菜籽油炸出来。这些,也是“农家大院”被市民青睐的原因之一。

爱心依旧,乐于奉献情意深

从退伍返乡到艰苦创业再到事业有成,一路走来,助力脱贫攻坚,帮助下岗职工就业,易文国硬汉柔情,致富不忘奉献,发展情系家乡。

“我在农村长大,深知偏远山区农户的不易,希望自己能带动更多的人富起来。”从事餐饮行业以来,易文国坚持的宗旨之一,就是为农户多销售土特产。

2019年1月,农历春节前夕,易文国到邵阳县雷公村一户贫困家庭收购鸭子。“50多只鸭子,没有还价,就按他们说的付钱。”这样的情形很多,易文国一直没有忘记,“看到他们开心的笑容,听到他们发自内心感谢的话,我知道自己做的这一点点事情,值得!”也就在当年,易文国还与新宁县高桥镇大富村驻村工作队合作,兜底收购该村贫困户和村民养殖的鸡鸭和猪。

其实,刚回家乡开店,易文国就想着为乡亲们做点什么。从委托生猪养殖,到在九龙村开了腊肉加工厂进行收购,易文国特意要求对贫困户优先。“每年80头左右,以高于市场价格收购,希望能为他们脱贫提供一点帮助。”

近年来,易文国旗下的“农家大院”每年从新宁县、新邵县、邵阳县以及市区周边等乡村农户手中购买的食材近千万元,其中收购的鸭子就接近万只、费用近百万。“结合企业需求,帮助父老乡亲增收,以前为脱贫攻坚、现在为乡村振兴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我义不容辞。”这是易文国的担当所在。

“永不懈怠,不忘初心。”易文国牢记自己曾经是一名军人。事业有了起色后,对愿学厨艺、想创业的战友,易文国毫不迟疑伸出支持之手。“从创业时一起发展,到事业有成后的支持帮助,文国一直很关心我们战友。”曾平是与易文国一起打拼过的战友,今年在易文国的支持下开了一家餐饮店。从材料采购到厨师推荐、店面装修、菜品设置……易文国事无巨细进行指导、给予帮助。

易刚英曾是下岗职工,从温州开始就和易文国一起打拼。这名易文国口中的“易阿姨”,当初生活拮据,现已在市区买了房子、开上了小车。“很感谢易总,他对我们就像家人一样。”

至目前,易文国已帮助16名退役军人创业、22名下岗职工就业。

2021年8月,邵阳高崇山镇50万斤冬瓜滞销的消息在网上流传,他得知后迅速联系前往购买了1万斤冬瓜;遇到菜农挑着担子卖菜,他总是优先购买;看到网上求助贴时,他1000元、2000元地进行捐助;今年疫情来袭时,他筹划着为一线抗疫干部群众免费送餐……这些,都是这名朴实汉子浓浓的情怀。

“我还得努力,做好自己的事业,尽己所能帮助更多的人。”这是易文国心底的话。把邵阳农家菜推广出去,让邵阳味道传播得更广,带动更多的人就业,帮助更多乡亲销售农副产品,这是易文国未来的愿景。

来源:邵阳新闻网

作者:刘芳军 何杰锋

编辑:颜瑶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重要新闻
  • 专题
  • 公告
  • 湖南
  • 区县
  • 社会
  • 要闻
  • 政务
  • 企业
  • 房产
  • 旅游
  • 汽车
  • 文化
  • 经济
  • 消费
  • 健康
  • 教育
  • 图片
  • 视听
  • 综合
  • 问政
  • 论坛
  • 呼声
  • 乡镇新闻
  • 精彩视频
  • 新闻H5
  • 滚动新闻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邵阳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