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绥宁县:旅游助力脱贫

556dcf4e-dfe0-448d-9f9e-9647222d79c7 (1)_??.jpg

花园阁国家湿地公园夕阳晚照。

红网时刻11月27日讯(通讯员 杨亚林)11月26日上午,绥宁县金水湾生态休闲农庄客聚如潮,经理吴江丽忙得不可开交,像这样的场面,农庄已是常态。现在,金水湾生态休闲农庄聘请的员工中有35人属于贫困户,农庄已有茶叶采摘基地、蔬菜种植基地、东山花猪养殖基地,带动贫困户人数700人以上,贫困户年增收3500元以上,老百姓真真正正得到了旅游扶贫的好处。

绥宁县位于湘西南, ,生态良好、风光优美、民俗独特,县域旅游资源总量丰富、资源品质甚高、区位优势明显、发展机遇绝佳。经过多年的探索开发和精心耕耘,该县以乡村特色旅游资源为依托,以促进农民增收致富为目标,把旅游业作为带动全县脱贫致富的引擎产业来抓,走出了一条“旅游扶贫”的新路子,成为绥宁县扶贫攻坚的生力军。2018年以来,全县现已接待游客291.5万人次,同比增长14.93%,实现旅游收入21.6亿元,同比增长13.6%。

近年来,绥宁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旅游扶贫工作,成立了旅游扶贫领导小组,各部门明确了分工,领导小组负责旅游扶贫工作的领导协调推进。三年来,组织召开了多次次专门会议,并现场办公,研究了旅游扶贫的项目建设问题,对旅游扶贫工作进行了专门部署。

每年初,都制定旅游扶贫工作计划。2017年3月份,县政府办公室更是下发了《绥宁县争创全省旅游扶贫示范县工作方案》的通知,并上报到省旅发委,进一步明确了到2020年旅游扶贫工作的目标、重点、行动计划和工作措施。

408abbd6-b34e-4abb-b8ab-83db2c50b915_??.jpg

曲幽谷景区游客中心。

通过对旅游资源进行认真梳理和反复督查核实统计,目前,绥宁县共28个村纳入旅游扶贫范围,有花园阁、大园、插柳、六鹅洞4个旅游扶贫重点村。为解决旅游基础设施建设资金问题,除县财政投入外,2017年争取大湘西精品线路资金150万元,2018年争取大湘西精品线路重点县,获得省支持800万元

8800e7d0-08f4-4986-b4e9-3ce0b4829030_??.jpg

上堡寨门。

2158e8f4-a179-49e1-a49a-9bb5763e340d_??.jpg

风雨桥飞架梅口湖。

如今,全县旅游重点村已建在建厕所17座,寨市至上堡旅游公路沿线配置垃圾桶,花园阁村环岛旅游道路已经建成,交通部门完成投资460万元,兴建了风雨桥、戏楼、长廊、码头、森林剧场,发展观赏荷花100亩,六鹅洞村建设了停车场、寨门。

大园村近年来先后投入640万元,建设了、演艺中心、游步道、标志系统、厕所和垃圾桶。上堡村通过侗寨申遗,完成投资3000万元,建设了游客中心、鼓楼、风雨桥、寨门、萨坛、游步道和建筑风格整治。

4a906d33-2a48-4fd0-b036-8fe8034a4f6f_??.jpg

插柳文化艺术园。

从2016年开始建设插柳文化艺术园,目前已投资700多万元,建成美术馆、文化广场、艺术家工作室、停车场、艺术餐厅、艺术客栈、厕所,其中艺术客栈均由插柳村贫困户的住房改造而来,一次性接待游客和写生学生容量超过300人。

为改善插柳村基础设施,2016年投入200万元修建了村里主干道、安装了自来水,实现了光纤入户。2017年投入200万元,种植观赏和采莲结合的荷花300亩,发展油菜1000亩,建观荷栈道100米,同时对河道进行了清理。插柳村旅游扶贫工作成效作为省定典型案例。

2018年还投入360万元,做好了美丽乡村和艺术园建设规划,目前正在全力招商。

92a668ed-2d9d-44bd-8b40-5533df7bc23c_??.jpg

花园阁云水居民宿。

绥宁县在加大力度进行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2017年,落实奖补46万元,2018年争取大湘西精品旅游线路特色民宿、家庭旅馆奖补资金72万元。指导旅游村农家乐、家庭旅馆、特色民宿的客房、厕所、厨房建设,美化院落,提升接待条件,开展星级旅游接待场所创建。至此,全县床位已经发展到4200个。

ec599e3e-3fba-4469-98bd-4050515370c3_??.jpg

贫困户吴昌才给上堡故事送柴火。

在景区中,特色民宿、家庭旅馆、农家乐通过面向贫困户用工、购买贫困户食材,促进了所在村群众收入增长。如:上堡村特色民宿、家庭旅馆发展到26家,其中上堡故事民宿采取面向贫困户用工、购买食材、柴火、慰问,组织民俗表演等方式,2017年到2018年开支18万元,直接带动6户贫困户增收,慰问贫困户29户。其中,肖明学家庭通过上堡故事民宿帮扶增收36000元。

5c52e4b5-cc15-401d-aceb-5ddb204f1be1_??.jpg

民俗队表演。

在发展新业态,实现文旅融合,实现旅游业态增收之后,我县又把目标瞄准建立利益链接上。县旅游局力抓旅游村乡村民俗表演队伍的指导、培训、支持工作。2018年投入10万元,对西河、铁杉林、花园阁、六鹅洞四个村苗族侗族文化民俗表演队进行奖补。目前,铁杉林村民俗队能坚持每周定期表演。有9户参加民俗表演队的贫困户通过民俗表演收益,2017年,收益最高者有3200元,2018年收益最高者有2300元。

铁杉林村还通过黄桑景区漂流补偿,共有96户贫困户收益。7户贫困户参与黄桑漂流护航工作,月收入3000元,3个月收入最高达9000元。今年8月中旬,在花园阁村举办了苗绣技术培训班,60名农村妇女初步掌握了苗绣技术,并与销售商达成了绣品销售意向;六鹅洞村有7户贫困户通过参与旅游收益,户年收入最高的达1.6万元;插柳村有54户贫困户通过荷花种植的土地流转、务工收益,户收入最高的达4000元,另外5户贫困户艺术客栈收益,户收入最高达10300元。

来源:绥宁新闻网

编辑:李金娟

相关链接

    频道精选

  • 重要新闻
  • 专题
  • 公告
  • 湖南
  • 区县
  • 社会
  • 要闻
  • 政务
  • 企业
  • 房产
  • 旅游
  • 汽车
  • 文化
  • 经济
  • 消费
  • 健康
  • 教育
  • 图片
  • 视听
  • 综合
  • 问政
  • 论坛
  • 呼声
  • 乡镇新闻
  • 精彩视频
  • 新闻H5
  • 滚动新闻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邵阳站首页